推廣水稻機械化播種 讓春耕省時又省力
近年來,開化縣在水稻播種方面大力開展“機器換人”行動,通過無人機飛播、機械化育秧、機插秧等方式提高水稻全程機械化水平,有力助推了春耕生產開展。 一、無人機飛播,助力早稻播種提早完成 萬物復蘇的春日里,走進我縣各鄉鎮,隨處可見農民備戰春耕,一派忙碌的景象。在開化縣農技推廣中心導下,在開化縣楊林種糧大戶呂永貴的田里,正在進行一項天上飛的“黑科技”——植保無人機作業。往年呂永貴經營的愛君家庭農場都用人工播種,需雇人忙碌一周左右,才能搶時將早稻播種完畢。今年,該農場購置了2臺無人機,每架無人機大可搭載30公斤早稻種子,一天多能播種200余畝。相較傳統播種,飛播技術具有播種均勻、效率高、省工省力等優勢,值得進一步研究應用。 二、全自動育秧機播種,加快早稻生產步伐 本月,早稻育秧迎來高峰,不少種糧大戶育秧播種、維護農機設備,忙著春耕備耕生產。開化縣農技推廣中心的工作人員為此來到楊林鎮,詳細了解當地種糧大戶的春耕情況,現場指導機械化育秧。楊林農機專業合作社今年使用一臺全自動水稻播種育秧機進行早稻育秧。機械化育秧機相對于傳統育秧省時省力,只需按下開關,機器就會自動碎土、播種、噴水、蓋土,育好一盤秧只需要6秒鐘,而且播種均勻,覆土細膩,有助于農戶擴大種植規模,避免了因天氣惡劣的原因造成時間人力上的損失。 三、加大新技術推廣,提升耕種機械化水平 近年來,開化縣農技推廣中心先后在馬金、池淮、楊林等糧食重點生產鄉鎮推廣施行了油菜機械收割和水稻機插、機械植保等農業機械化新技術,進一步提高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今年開化縣計劃新增11個農機專業合作社推廣水稻全程機械化作業,推廣面積達8500畝。隨著糧食種植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機械等各種科技精準滲透到田間地頭,給糧油生產注入了科技能量,為穩定發展糧油生產提供了堅強的科技保障。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 *姓名:
- *聯系電話:
- *留言內容:
- *驗證碼:
溫馨提醒:找產品,多留言,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先考察,再合作!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冊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火爆農資招商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