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二化螟、大螟,優先采用甲維蟲螨腈,化學藥劑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甲氧蟲酰肼。
防治稻飛虱,種子處理和帶藥移栽應用吡蟲啉、噻蟲嗪(不選用吡蚜酮,延緩其抗性發展);噴霧選用金龜子醚菊酯、烯啶蟲胺、吡蚜酮。
防治稻縱卷葉螟,優先選用蘇云金桿菌、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球孢白僵菌、短穩桿菌等微生物農藥,化學藥劑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四氯蟲酰胺、茚蟲威等。
防治稻瘟病,采用枯草芽孢桿菌、多抗霉素、春雷霉素、井岡·蠟芽菌、申嗪霉素等生物農藥或三環唑、丙硫唑等化學藥劑。
防治紋枯病、稻曲病,采用井岡·蠟芽菌、24%a高含量制劑、申嗪霉素等生物藥劑或苯甲·丙環唑、氟環唑、咪銅·氟環唑等化學藥劑。
預防細菌性基腐病、白葉枯病等細菌性病害,選用枯草芽孢桿菌、噻霉酮、噻唑鋅。預防病毒病,選用毒氟磷、寧南霉素。
值得注意的是,應用生物藥劑品種時,施藥期應適當提前,確保藥效。稻蝦、稻魚、稻蟹等農業生態種養區和臨近種桑養蠶區,需慎重選用藥劑;
水稻揚花期慎用新煙堿類殺蟲劑(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等),減少對授粉昆蟲的影響;破口抽穗期慎用三唑類殺菌劑,避免藥害。
提倡不同作用機理藥劑合理輪用與混配,避免長期、單一使用同一藥劑。提倡使用高含量單劑,避免使用低含量復配劑。禁止使用含擬除蟲菊酯類成分的農藥,慎重使用有機磷類農藥。
河南小龍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一款勢必行(80%烯啶吡蚜酮),由60%吡蚜酮和20%烯啶蟲胺復配而成,具有內吸、滲透作用,對刺吸式害蟲有,對各種飛虱、蚜蟲、葉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