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8 10:28:16 分類:招商信息 發布人:3456TV 瀏覽量:362
濰坊奧豐奉行生態環保理念,堅守綠色生產底線,將中醫藥藥食同源的技術推陳出新,向社會奉獻與作物親和和與環境友好的中(草)藥制劑類生物農藥,以醫養結合、防治并舉的方法,致力于作物病害防治與健壯、農產品及農業生產良性循環的目標。
濰坊奧豐再管理上致力于全員的技術能力、商務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的提升,以達到服務周到、員工快樂之目標。濰坊奧豐在經營上致力于研究、開發、宣傳、推廣的各界農技、農資人士的廣泛合作,以互惠共贏的機制達成協同發展的目標。
生姜姜瘟病危害重,因為它可以讓你在幾天之內絕產,血本無歸。一定要預防為主,不要等上病后悔莫及。了解它才能更好的防治。姜瘟病為性病害,帶菌姜種是主要的侵染源,栽種后成為中心病株,靠地面流水、地下害蟲傳播,病菌需借助傷口及自然孔口侵入根莖,或由地上莖、葉向下侵染根莖,病姜流出的汗液可借助水流傳播。姜瘟病流行期長,為害嚴重。
生姜姜瘟病的特征識別:
1、病株斷茬用手擠壓有白色的汁液,有惡臭味。
2、染病姜塊初呈水漬狀、黃褐色、內部逐漸軟化腐爛,有臭味。
3、莖部染病,呈暗紫色,葉片凋萎,葉色淡黃,邊緣卷曲,死亡。
姜瘟病發病原因:
1、種源帶病。姜種中存在病菌,為上年零星發病地的留種,需要用劑提前浸種,減少病害的發生。帶菌的田塊發病重。連作以及上病茬地及周圍地塊是病茬地,易上病,危害重。2、水肥使用不當。使用氮肥過多;有機肥未經腐熟、發酵,存在病菌;上游高地塊發病,病水直接流入下游低地塊導致發病,加快病菌蔓延。
3、高溫多濕,時晴時雨,土溫變化激烈易發病。姜瘟病病原菌的適溫度為28~30℃,姜瘟病發病初期在6月下旬~7月上旬,盛發期在7月下旬~9月上旬。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病害流行速度,決定植株枯死的天數,降雨給病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
4、存在傷口。如田間地下害蟲對根莖損害且造成蟲傷口,不良的農事操作習慣,增加了機械傷口,有利病菌的侵染。
生姜姜瘟病防治方法: 1、輪作換茬。輪作建議4年以上,以水旱輪作方式效果較好,前茬以新茬地或水稻田為宜,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 2、選擇優良抗性姜種。 3、對姜種進行。在對生姜播種前用劑進行姜種。 4、控制好水肥。水選用未被病菌污染的水,不用有病田流過的田溝水。出現中心病株后,杜絕大水漫灌、串灌,以噴灌、淺水溝灌或潑澆為好。施用的有機肥必須得到腐熟,以堆放漚制高溫再使用。 5、及時發現姜瘟病株并有效管理,劃分病健區域,區別對待。姜田一旦發現中心病株后,宜采用淺水溝灌或澆灌,切忌漫灌、串灌。
6、藥劑防治。 在6月下旬~7月初進入高溫高濕多雨季節,姜瘟病進入發病期,有可能暴發成災,要經常到田間觀察,一旦發現零星發病,發病初期實施全田用藥。
生姜姜瘟病預防方案:
1、噴施定植溝,重點噴施姜種:青枯立克50-100ml+地力旺50-100ml兌水30斤噴施定植溝,重點噴姜種。
2、揭膜后,主防莖基腐病:噴霧+噴施莖基部:《青枯立克》50-100ml+大蒜油5-7ml稀釋使用,連用2-3次,間隔7天左右。
莖基腐病高發前期,及時噴霧,除了葉片噴霧外,應重點噴淋莖基部。一是殺滅類病原菌防治莖基腐病害;二是修復傷口,調理生長,;三是藥液傳至根部,殺滅類的病原菌兼防姜瘟病的發生。
3、膨大期,主防姜瘟病:噴霧+重點區域灌根:青枯立克100-200ml+大蒜油15ml稀釋使用。灌根時以灌透為標準。
姜塊處于膨大期,外皮出現傷口,則易于被病菌侵染形成病害,通過噴霧藥液傳導殺死病菌,在有效保護期內殺死周邊病菌對姜塊形成保護,并修復姜塊傷口減少病菌侵染途徑。
噴施中藥后葉片大、厚、舒展、油綠,光合作用強有明顯的復壯作用,能夠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兼防其他葉部病害。
電話聯系
電話聯系
免責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會員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布會員負責。火爆農資招商網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持誠信互利共榮,以厚德載物】(投訴或刪除信息請聯系:QQ 2672296298)
溫馨提醒:找產品,多留言,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先考察,再合作!
版權所有 www.bogurentiyishu.com-火爆農資招商網 Copy Right©2009-2025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045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豫B2-20100047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欺騙性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