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遼寧丹東東港市長山鎮種糧大戶李連山家的稻田里,3臺撒肥機來回穿梭,一層層肥沃的有機肥料均勻地覆蓋在田野上。“施用有機肥料可以極大地改善土壤品質,提升有機質含量,避免土地板結,更有利于種出高品質水稻,期待今年有個好收成!”李連山充滿信心地說。
這是東港市實施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的一個小鏡頭。綠色種養循環是將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污作為種植業的肥料來源,既能解決當地養殖業產生的糞污,又為種植業提供肥料,兼顧生產與生態,使物質和能量在動植物間進行轉換。2023年年底,東港市被確定為農業農村部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縣之一。
今年年初,東港市遴選10萬畝水田作為實施區域,涉及水稻種植面積1000畝以上、集中連片、基礎條件較好的各類新型經營主體66家,覆蓋15個鄉鎮、2個農場。由3家有機肥企業和3家新型經營主體負責糞污處理還田服務,采用“養殖場(戶)—有機肥生產企業—轉運還田”和“養殖場(戶)—合作社或家庭農場—轉運還田”大、小循環兩種模式,收集購買本地規模養殖場或分散養殖戶的畜禽糞污進行腐熟堆漚,經檢測合格后施入目標田塊。采取“固體糞肥+配方肥”模式,每畝水稻田施用300公斤堆漚肥,再配合施用配方肥。
“這個項目的實施,在積極引導農民施用有機肥增強土壤肥力的同時,有效降低了養殖戶的畜禽糞污處理投入,可謂一舉兩得。從目前情況看,每畝水田增施堆漚肥后,可減少化肥用量3%到5%,對推動全市農業綠色生態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睎|港市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土壤肥料部部長唐麗麗說。
今年以來,東港市6家服務主體共收集處理雞糞污5.8萬噸,堆漚成品肥料3萬噸,拋撒還田面積達7.1萬畝,約占總任務量的70%,預計4月中旬前完成全部糞肥還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