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過,傳統的秋收早已結束,但在張山營鎮姚家營村北京奇拓種植專業合作社,中草藥則迎來大豐收,一派藥田飄香農人忙的喜人景象。
北京奇拓種植專業合作社主要種植蒼術、紫蘇、黃芩等中草藥,面積達350畝。走進合作社,遠遠看到七八位村民正在藥田里忙碌著,風干的蘇梗垛了一米高,村民一手攥著蘇梗,一手持著木棍,麻利地敲擊,加速紫蘇籽脫離。身后的田隴上,蒼術“毛球”懶洋洋地曬著太陽,工人一桶桶撿了裝上農用車,送去進行預處理。“今年中藥材收成不錯,蒼術個頭都不小,紫蘇產籽量也挺高,期望能賣個好價錢。”北京奇拓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郭維奇期待地說。
北京奇拓種植專業合作社占地面積350畝,種植了多種中藥材,除加工生產黃芩茶外,其他中藥材均銷售給藥材廠商。合作社經營多年,每年吸納季節性工人50余名,雇傭長期穩定性工人10余名,支出工資酬勞近40萬元。“我是姚家營村的,擔任合作社生產經理,在這上班挺好,離家近,還能學型農機具的操作使用技能和中草藥種植技術。”郭江濤說。
張山營鎮農業基礎條件好,不但擁有葡萄、蘋果等地區度極高的優質果品,玉米等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也常年保持近萬畝規模,陸地蔬菜、設施蔬菜發展較快,中藥材等特色種植豐富了農業產業結構,為百姓增收提供了更多選擇。據統計,今年全鎮約種植蘋果5000畝,葡萄3000畝,玉米15000畝,水稻150畝,蔬菜1400畝,中草藥750畝。
為推進地區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張山營鎮在用好區級各項惠農政策外,推出了適合地區發展的特色惠民政策,包括扶持特色老品種果品種植,對耕地進行深翻以提高地力,向轄區內民俗民宿發放農產品兌換券,引導入駐游客到轄區農業企業、合作社等地兌換優質農產品等措施,持續推進地區農產品銷售和農業產業發展。“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我們將持之以恒抓好‘三農’工作,明確耕地利用優先次序,強化土地流轉用途監管,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守好種好‘飯碗田’。同時,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路徑,推進一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農產品品質,拓寬銷售渠道,帶動百姓增收。”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