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湖北農墾建墾暨五三農場建場70周年座談會上獲悉,歷經70年艱苦奮斗,湖北已建成65個組織化、規模化、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國有農場,成為內陸地區人口多、耕地面積大的墾區。2022年,全省農墾實現生產總值2149億元,綜合經濟實力連續多年排名全國農墾前三位。
近年來,全省農墾系統建強生產基地,抓牢糧食穩產保供。通過實施農墾土地整治項目,建成133萬畝高標準農田,成功打造東西湖、漢南、五三、龍感湖等優質糧食、生態水殖、綠色果蔬基地355萬畝。全省農場獲得“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300多個,打響潛江小龍蝦、三湖黃桃、竹溪習武劍茶、官莊湖西瓜、朱湖糯稻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通過實施“走出去”戰略,海外開發經營業務已延伸到12個國家,耕種面積近40萬畝,總投資規模超過8億元。同時,在墾地合力推動下,近5年來,全省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60多億元,持續改善場區生產生活條件,推動農場文旅融合發展,提高墾區居民幸福指數。
去年3月,湖北農發集團、湖北農墾集團牽頭組建湖北農墾農場聯盟,出臺農墾集團與農場公司交叉持股、共同發展的股權出資方案,在確保國有農場主導地位的同時,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農墾集團可持續發展。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4家農場“入盟”,其中10家農場成為農墾集團股東,約50萬畝、價值近145億元的國有農用地劃轉至農墾集團,打通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變股本的合作路徑,進一步提升全省農墾系統實力。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