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總結黨的二十大以來肥水工作成效,對標對表在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對農技推廣體系“穩定隊伍、提升素質、回歸主業,強化公益性服務功能”的發展要求,認真學習唐仁健部長在全國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現場觀摩暨秋冬種工作部署會上的重要講話,10月18日,全國農技中心在山東青島組織召開2023年全國省級土肥(耕肥)站長會。會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夯實糧食根基”重要精神,研討推進肥料和節水事業改革創新發展、支撐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的工作思路和技術路徑,助力實施農業強國戰略。
會議指出,肥料是糧食的“糧食”,水是生產之要,肥水要素不可或缺,是單產提升的重要基礎; 肥水協同極為關鍵,是單產提升的核心技術; 肥水技術推廣隊伍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單產提升的關鍵支撐。新的歷史階段,如何發揮好肥水關鍵作用,支撐糧食產能“爬坡上坎”,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各級肥水部門要從重要論述中獲得智慧、汲取營養、尋找答案,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明確職能定位,進一步謀劃重大項目。重點在“旱作節水擴面積提產能、水肥高效提單產促高產、葉面噴肥促高產減損失”等三方面持續發力,推進肥水工作相互融合,推動由單純節水向“雙提四增”轉變,即促進農業水分生產力和肥料利用率雙提升,支撐水肥增效、糧食增產、品質增高和農民增收。
會議強調,推進科學施肥和旱作節水農業是一項長期任務,各地需突出重點、持續加力、久久為功。一是抓好肥料監督管理。重點是貫穿嚴的主基調,事前嚴把準入關、事中事后嚴格監管,加快建立部省聯動肥料質量監督抽查和結果通報制度;加強肥料標準體系建設。二是抓好化肥保供穩價。積極發揮化肥保供穩價機制作用,在春耕、“三夏”、“秋冬種”等關鍵農時,精準預測農肥需求,確保農業生產化肥供應。三是抓好科學施肥。分區域、分作物總結凝煉“三新”集成創新模式,探索整建制推廣應用機制。夯實田間試驗、農戶施肥調查等基礎工作。實施好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四是抓好旱作節水農業。依托綠色高產高效行動,大力推進節水增糧推進縣建設。加快土壤墑情監測網絡化建設,因地制宜積極發展水肥一體化、集雨高效補灌、降解膜覆蓋等技術模式,支撐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李增裕、全國農技中心黨委書記張曄出席并講話;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楊武杰致辭;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俊忠,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胡有林,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農技中心主任程興謨等出席會議;青島、內蒙古、河南等8省市代表作典型發言。會議由全國農技中心黨委副書記徐樹仁主持,全國農技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王強以及肥水行業處室負責人,全國各省(區、市)及計劃單列市土肥(耕肥)站、部分省級推廣站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北大荒集團農業發展部負責人及企業代表約120人參加會議。
(來源:全國農技推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