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三夏”機械化生產現場推動會,昨天在天津市靜海區蔡公莊鎮的麥田里舉行,標志著本市“三夏”生產拉開大幕,大面積機收作業正式全面啟動。“三夏”期間,本市將全力以赴打好小麥機收硬仗,推動夏收、夏種和夏管措施到位,確保夏糧顆粒歸倉、夏種穩步推進,夯實全年糧食基礎。
今年全市小麥播種面積約180萬畝,已陸續進入收割期,夏玉米意向播種面積200萬畝左右。昨天,小麥機收從濱海新區、靜海區開啟,將由南至北梯次展開,并于6月26日左右基本結束。機收同時進行玉米機播,6月30日左右,夏玉米大面積播種基本結束,爭取做到小麥收獲一畝、秸稈處理一畝、玉米播種一畝,力爭達到機收、機播、秸稈綜合利用三個100%。
麥熟一晌,貴在爭搶。夏糧生產是全年糧食生產季,產量占全年糧食總產量近三成,力保夏糧顆粒歸倉,夏種結構優化,夏管科學到位,是本市“三夏”生產的首要任務。目前全市2.1萬余臺機具已檢修完畢,預計“三夏”期間將有4500余臺聯合收割機、8000余臺拖拉機、5200余臺播種機等各類農業機械,投入夏收、夏播作業。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麥收期間,本市將有間斷性陣雨、雷陣雨等明顯降水過程,給麥收帶來不利影響。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加強協作,加快搶收搶種進度,在高速路口或交通要道設立跨區作業接待服務站,指導和幫助機手順利轉場、有序作業;及時發送小麥機收動態、機具供求情況、作業提示等相關信息;積極應對持續陰雨天氣,公布全市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聯系方式,發揮好40支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作用,及時抓好小麥搶收和烘干晾曬,確保今年“三夏”生產優質高效完成。
(來源: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