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市農作物新品種展示評價活動暨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會日前在城市副中心舉辦,南瓜、西葫蘆、韭菜、番茄等16類共計2000余個蔬菜新品種、新組合集體亮相。
新品種解決“卡脖子”老問題
展示現場設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通州展示基地,50畝示范田中,新品種蔬菜們有的種在連棟溫室內,有的露天種植,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近年來,北方保護地等設施栽培比例不斷提高,對品種的耐熱性有了更高要求,在當天的展示中,就包括耐熱、耐抽薹、特色的不結球白菜品種共80個,其中包括自己育成品種67個,引進品種13個!皣3號就是為設施栽培量身定制的!笔卟怂鶎<亿w岫云介紹道,這個品種比對照品種生長勢旺,耐高溫、抗病,非常適合華北等地區夏季大棚栽培,在北京大興、山東曹縣等地區進行保護地栽培,表現優異,當地已經大面積推廣種植,還推廣至北京、河北、山東、上海、福建等省市。
京研叢生1號是新育成的叢生菜,長勢旺,比同期播種的不結球白菜產量高三分之一,抗病、耐寒、耐熱,其營養元素中以硫代化合物含量偏高,具有獨特風味!皡采Y源少,性狀狹窄,轉育后導致結實差、純度低等問題,我們進行多材料雜交聚合,將其改良,解決了種子純度問題,降低了繁種成本。”趙岫云說。
蘿卜是北京市民餐桌上的常見菜。此次活動共展示了春白蘿卜、心里美、水果蘿卜等優質良種品種共58個。蔬菜所專家張麗介紹,目前我國蘿卜播種面積約1600萬畝,品種類型豐富多樣,近幾年我國的整體育種水平提升,良種國產化率80%以上。
春白蘿卜主要是早春、春季和越夏栽培中具有晚抽薹、商品性高,品質優良的品種,一直是我國“卡脖子”問題嚴重的品種類型,多年來被日韓公司壟斷,近年來我們利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晚抽薹分子標記(專利),結合常規育種,創造了一批商品性優良、耐抽薹性較好的優異種質資源!氨热缇┭醒┯182,就是針對這一茬口培育的新品種,該品種耐抽薹、商品性高,根形順直,皮色亮白,延期收獲不糠心,適合華北地區春季和高原越夏栽培,在北京大興、山東萊西等地區春季栽培,河北張家口越夏栽培,表現優異,當地已經大面積推廣種植,在同類型品種市場占有率超10%!
據了解,本屆展示會旨在宣傳推介北京市自主研發蔬菜新品種、新組合,其中包括白菜、油菜、番茄等共計16類、2000余個,重點展示10000平方米葉類蔬菜綠色高效生產新技術、6800平方米高效設施蔬菜無土栽培等新技術;同時開設田間課堂,組織田間技術培訓,講解田間種植技術,打造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新模式。
新技術實現高效生產
走進連棟溫室展示區,在封閉式無機基質栽培和番茄高糖栽培種植技術的雙加持下,又大又紅的番茄新鮮誘人!巴ㄟ^優質抗病品種選育、智能溫室環境控制、水肥智能循環體系等,我們實現了番茄的高效生產。同時封閉式無機基質槽培系統實現了營養液的循環利用,營養液不對外排放,也不會對地下水以及環境產生污染,大大提高了水肥的利用效率!北本┦修r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高級農藝師季延海說,目前他們種植的番茄不僅糖度較普通番茄提高60%以上,還大大提升了商品果率,實現了產量與品質的兼顧。
與番茄展示區隔棚相望的是長勢蔥郁的韭菜。韭菜是我國的傳統風味蔬菜,受到北京消費者的喜愛,在蔬菜周年生產和供應中占據重要地位。展示區內,又壯又綠的韭菜固定在栽培板上,板下就是專用配方營養液!熬虏酥饕闹脖栴}是‘一病一蟲’,即灰霉病和韭蛆。韭菜依賴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效果差、易出現農產品質量問題,擺脫對化學農藥的依賴是‘安心韭菜’發展必須要攻關的難題!奔狙雍=榻B,他們自主研發的韭菜水培技術不使用農藥,通過自主研發的將種子種在紙上的技術,讓韭菜根系生長在營養液中,實現了韭菜一次播種無需移栽,可連續生產4-6年。這種水培的方式阻斷了韭蛆的生存空間,不用再進行防治,解決韭菜種植中因應對韭蛆等病蟲害使用農藥而引發的農藥殘留問題,實現韭菜的高效生產。“可以讓老百姓吃上安心韭菜!
據了解,連棟溫室展示區主要是進行高效栽培展示,集結了市農林科學院自主研發的封閉式無機基質槽培系統、溫室設施優化設計、節水節能高效生產、觀光農業和景觀設計等新技術。
近年來,北京市大力推進“種業之都”建設,在基礎研發、品種創制以及示范推廣等各個方面均取得重要進展。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以科技支撐北京和全國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為己任,建立了以種質創新為核心,以生產技術研發為基礎的“全產業鏈”研發體系,在國際上率先構建西瓜、南瓜、白菜和花椰菜等作物的全基因組圖譜與變異組圖譜,挖掘60多個重要性狀關鍵基因,突破西瓜、白菜等作物的高效基因編輯技術,培育自主知識產權的蔬菜新品種500多個,優質品種還出口至美國、日本、俄羅斯、越南等20多個國家。
(來源:北京城市副中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