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按照、有效、生態、環保、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的總體要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
為促進農業綠色發展,賓川縣廣泛深入宣傳綠色理念,推廣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有效地提升農作物病蟲害防控的能力,達到了農藥減量增效的目的。同時,大力推廣農作物秸稈綜合運用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化肥減量成效明顯,為農產品提質增效,為農戶增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我們合作社作為農藥化肥雙減項目的試驗示范基地,通過這幾年農業農村局與合作社專業技術人員共同試驗,減少了農藥、化肥的使用,產品品質提升了起來。”賓川縣宏源農副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鐵余斌說。
在大營鎮恒禾2號玉米試驗田里,農業科技人員正在為試驗田插牌、取土采樣,看著顆粒飽滿的玉米實驗種植成功,農業科技人員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
“我們通過田間實驗,獲取相關數據,科學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量來提高農產品質量,達到節約成本提高農產品品質,增加產值的目的。”賓川縣土壤肥料工作站高級農藝師朱志方說。
據了解,在肥料農藥減量方面,賓川縣將積極帶領帶動大面積開展綠色防控,探索綠色防控集成在糧食、水果和蔬菜等作物上的應用,示范推廣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理化誘控以及精準施藥等技術,每年化學農藥減量30%、增加產量10%,有效提高種植戶對農產品食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加快推進農藥減量。通過推廣殺蟲燈、粘蟲板、套袋、避雨栽培等理化誘控植保新技術防控病蟲害58.35萬畝次,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14.59噸;推廣農作物間套種、果園生草、種植綠肥、果園養雞鴨等技術45.07萬畝,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11.22噸;在水稻、玉米、蔬菜和果樹等推廣抗病品種和抗病苗木36萬畝,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5.4噸,有效提高了農產品質量。
目前,賓川縣已列入創建第三批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名單。下一步,賓川縣將把先行區創建作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任務,圍繞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資源集約利用、產業鏈低碳循環,探索符合不同區域、生態類型、主導品種的綠色發展模式。
(來源:云南網-大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