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綠色糧倉 夯實糧食基礎
綠色高質行動是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落實“藏糧于技”的重要抓手,也是推進糧食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日前,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印發《2022年浦東新區糧食綠色高質行動實施方案》,通過組織落實促進該區水稻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夯實糧食基礎。 已是白露,滬郊中、晚熟品種水稻進入抽穗揚花期。走進位于浦東新區川沙新鎮的上海呱呱叫農產品專業合作社,水稻株株青綠,長勢良好。汪汪水田,顏色鮮艷的小花點綴其間。“田埂邊的花是百日菊。”浦東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糧油科科長顧春軍介紹道,“在水稻四周種植百日菊是綠色防控技術之一,保護糧食作物的同時,還能夠美化‘田容田貌’。” 作為浦東新區糧食綠色高質行動的示范點,上海呱呱叫農產品專業合作社根據區、鎮兩級指導專家意見,運用了水稻機械化側深施肥與緩釋肥的新技術,取得良好的效果,為該技術在全鎮大面積推廣起到示范作用。據悉,該合作社今年種植了250畝水稻,品種包括“南粳46”“申優28”,在往年的基礎上擴大了優質稻米的比例,提高了合作社的生產效益。 據了解,糧食綠色高質創建是浦東新區近年來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創建工作重點圍繞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集成示范一批集優質稻品種推廣和水稻綠色栽培、全程機械化作業、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為一體的水稻綠色生產示范基地,通過合理構建早、中、晚水稻品種結構布局,不斷優化優質食味稻品種結構,提升水稻綜合生產能力,實現糧食生產提質增效。 為確保創建活動有序推進,浦東新區成立糧食綠色高質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技術專家組,因地制宜,制定創建工作方案,并落實專人全程負責實施點各項措施的推進和技術指導。“糧食作物綠色高質創建技術措施包括用地養地相結合的糧食作物綠色茬口模式技術、糧食機械化生產技術、良種良法配套模式化技術、氮磷鉀養分平衡施用技術和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顧春軍介紹,為了把各項技術傳授到點,落實到田,浦東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科技人員分層次、分階段、分重點開展培訓和指導服務。“我們會結合水稻生長情況,定期組織培訓。通過系統和階段相結合,課堂學習和現場指導服務相結合,大班化授課和小班化講解相結合,切實提高技術的普及率和到位率,穩步提升示范戶優質稻綜合種植水平。” 今年,浦東新區糧食綠色高產示范點有25個,面積為2.03萬畝,其中早熟品種種植面積777畝,以“松早香1號”為主;常規稻種植面積2700畝,主要種植品種有“南粳46”“松香粳1018”“青香軟粳”“銀香38”和“滬軟1212”等;雜交稻種植面積16473畝,以“花優14”“秋優金豐”“紫祥優26”等品種為主。創建整建制鎮1個,整建制村4個,面積2.35萬畝。 (來源:東方城鄉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 *姓名:
- *聯系電話:
- *留言內容:
- *驗證碼:
溫馨提醒:找產品,多留言,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為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先考察,再合作!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冊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火爆農資招商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