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很多地區的小麥都已經收割完畢,有些地區的夏玉米已經播種上了。對于夏玉米來說,產量的提高與追肥是分不開的。那么玉米追肥用什么肥好?玉米怎么追肥?玉米追幾次肥,什么時候追肥比較好?玉米追肥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玉米追肥用什么肥好
玉米追肥多用尿素或復合肥,其用量因春、夏玉米不同而有差異。春玉米用量一般約為氮肥總用量的33.0%,質地偏砂、保肥性能差的土壤,追肥的用量可占氮肥總用量的50%左右。
夏玉米由于搶茬復播,一般不施基肥,種肥用量也不大,追肥就更顯得重要了,一般氮肥的大部或全部用作追肥。其追肥須兩次,次在定苗后,抓緊追促苗肥,這次追肥應以氮、磷化肥為主,可以達到既發苗又穩長之目的。第二次追肥應在拔節后大喇叭口期,以重追氮肥為主,用量為次氮肥用量的二倍,以穗分化期對氮素的大量需要。追肥都應采取穴追覆土的方法,杜絕撒施和表施,以防揮發造成浪費。
玉米追肥時間
玉米追肥的時期在拔節至穗分化期(6月20-27日),此時玉米已展開7-12片葉,正是雌穗生長伸長至雌小花分化期,是決定玉米穗長穗粗的關鍵時期,此時追肥能滿足拔節孕穗對養分的需要,促進穗分化,使玉米穗大粒多。
玉米一般追肥分3-4次進行。
次苗肥:在玉米長出5-7片葉時進行,以氮肥為主,每畝施尿素15公斤,硫酸鋅1-2公斤攪拌均勻后穴施。
第二次稈肥:在玉米拔節時施用。這次追肥仍以氮肥為主。
第三次穗肥:在玉米抽雄前施用,此期正是玉米花芽分化、花穗發育階段,需要養分較高,追肥效果為明顯,這次施肥應以氮、磷為主。
第四次籽肥:在開花授粉后施用,仍以氮肥為主。
玉米怎么追肥
玉米生產中常用的追肥方法有3種,即壟臺撒施,而后立即犁蹚土覆蓋;人工壟臺株間刨坑深施,覆土,再犁蹚地覆蓋;壟溝追肥。這3種追肥方法效果的是人工刨坑蹚溝覆土,這樣做會因施肥深,覆蓋嚴,肥料利用率高,而取得很好的應用效果,將比垅上撒施肥的增產2%-11%。
其次是壟溝追肥,這種方法優點是省工省事,不足之處是肥料距根系密集區稍遠,不利于玉米根系充分吸收肥料,因此,在使用時一定要犁蹚淺溝后施肥覆土,把肥料蓋嚴,以免揮發流失浪費。壟臺撒施的有時會因封壟不嚴,肥料裸露在外面,造成損失浪費嚴重。玉米追肥深度、距植株都應該是7-10厘米,這樣做有利于玉米根系吸收利用,若超過10厘米會影響肥料施用效果,少于5厘米會造成燒苗。施肥后要及時覆土或結合鏟趟覆土。
玉米追幾次肥
玉米追肥應根據土壤肥力、品種需肥特性、品種生育期等適量追肥,以滿足玉米生長發育所需。土壤肥力較低的地塊應増加追肥量,反之可適當減少用量。高肥力地塊,尿素用量為15-17公斤/畝;中等肥力地塊,尿素用量為18-20公斤/畝;低肥力地塊,尿素用量為21-23公斤/畝。另外因密度和栽培方式不同,追肥量也不相同。種植密度大應加大追肥量;玉米大壟雙行或雙株緊靠的更應增加施肥量,每畝地追尿素35-40公斤。如底肥、口肥未施鉀肥,可在首次追施氮肥一起,畝施氯化鉀3-4公斤或硫酸鉀4-5公斤。
玉米追肥的誤區
目前,許多農民在玉米追肥上仍存在誤區,具體表現在:一是追肥過晚。農民習慣于抽雄前后追肥,殊不知此時已錯過時期。二是一次性追肥。播種時把全部肥料當種肥-次施入,或者澆蒙頭水時把肥料全部撒入。三是望天追肥。不顧玉米生長的特點,等下雨后再追肥。
玉米追肥的注意事項
首先,應了解玉米的需肥規律:玉米苗期是需磷、鉀肥的關鍵期,抽雄前的大喇叭□期是需氮肥的關鍵期。
其次,施肥量的確定,應以產定肥,-般畝產700千克的地塊需施入尿素35千克、二胺l5千克、硫酸鉀20千克,畝產800千克以上的地塊,要增施農家肥和硫酸鋅、硼砂等微肥。
,施肥時期和方法,苗期應把全部的磷、鉀肥、20%左右的氮肥和鋅肥做基肥(種肥)-次施入。有研究表明:合理施用基肥(種肥)能增產l5%左右。大喇叭□期(1—1.5米高)重施氮肥,應施入氮肥總量的60%左右,在抽雄后再施入20%的氮肥。在距玉米根l0一l5公分處穴施或開溝條施效果,不要撒施,遇旱施肥要結合澆水。
以上就是農資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的玉米追肥時間、數量、方法、誤區以及注意事項,在此提醒廣大農友們,給玉米追肥在雨前追肥,對于貪青晚熟的地塊,要增施磷、鉀肥,促進玉米盡快成熟。想了解更多玉米施肥技巧,可以關注:微信號:huobao3456tv學習更多,關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復想了解的植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