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雖是耐旱性較強的作物,但其耗水量很大,因此,如果養分補給不充足會導致花生干旱現象。花生干旱可導致花生出現生長發育障礙及生理特性的變化,對花生生長發育不利。那么花生干旱怎么辦?如何防止花生干旱?
花生干旱怎么辦
一.根據土層情況確定灌溉時期和次數
①土層深厚(50厘米以上)、保水性好的地塊,只要播種時墑情適宜,一般年份春播花生苗期不需灌溉,適度干旱有利于蹲苗扎根,對花生后期生育有一定好處;如土層厚度50厘米以下田間持水量低于40%時,可適度灌溉。花針期對水分比較敏感,當田含水量降至24.7%以下時,就應進行灌溉。結莢期田間含水量降至23.5%以下時,即會造成顯著減產,應進行灌溉。飽果期田間含水量將至27.2%以下時,應進行灌溉。在干旱條件下,以在結莢期和飽果期2次灌溉增產效果顯著。
②土層淺(30厘米以下)、保水性差的地塊,干旱對花生生長發育的影響更為嚴重,應根據氣候條件和各生育階段對土壤水分的要求,適當增加灌溉次數。
二.確定灌溉時期和次數的基本原則
花生花針期遇旱灌水,能夠增加前期有效花,提高結實率和飽果率,從而增加產量。對花生生育期影響的是花針后期(春播中熟花生始花后27~40天)和結莢后期(春播中熟花生始花后66~78天),這兩個時期是花生需水敏感期,這兩個時期遇旱,將導致花生大幅度減產。故在花針后期和結莢后期遇旱要設法澆水。花生的灌溉次數,一般年景春花生灌水2~3次.夏花生澆水1~2次即可。春花生生育中期和夏花生生育前中期遇旱澆水時,澆水應在早上或傍晚進行,可避免中午前后光照強、地溫高而引起爛針、爛果等。
如何防止花生干旱
1、選用抗旱花生品種
因地制宜地選用對干旱環境有較強適應能力的耐旱品種,是提高花生抗旱性的關鍵措施之一。抗旱花生品種的主要形態特征是:根系發達,主根長且密度大,根系多;葉片小,蒸騰速度低;耐干旱,即使在干旱脅迫條件下也能獲得一定產量。早中熟花生品種在飽果期對干旱反應不盡一致。早熟品種飽果期干旱對產量影響較小,而中熟品種飽果期干旱減產幅度相對較大。
2、推廣地膜覆蓋栽培
地膜覆蓋栽培具有保水、增溫、防止土壤板結和改善田間小氣候等作用。同時,要降低壟高至8~10厘米,提高覆膜質量,避免或減少放苗、拔草時對地膜的損壞,及時用土壓實膜孔,減少跑墑,充分發揮覆膜保墑抗旱的作用。
3、精細整地,多施有機肥
旱地的整地要求做到早、深、松、細、平、濕,以便及早熟化土壤,加厚土層,改善理化特性,增強保水性能。耕深以30~40厘米為宜,冬耕比春耕可更多地積蓄水分,增幅為2.01%~5.46%,因此提倡推廣冬前深耕技術。
4、花生齊苗后及時清棵
通過清棵控制幼苗地上部生長,促進根系生長,增強幼苗抗旱和吸收水分的能力。
5、加強田間管理,適時灌溉
根據花生各生育時期的水分臨界期,遇旱及時澆灌。花生播種前,如土壤墑情不足,有條件的地區要抓緊進行人工造墑。花生苗期溫度低,植株生長緩慢,蒸發量低,只要播種時墑情適宜,一般不需要澆水,適當蹲苗有好處。如果土壤濕度低于田間持水量的40%時,可進行適度灌溉。
花針期澆水保濕,促進開花受精和果針順利人土;飽果期遇旱小水潤澆,切忌大水漫灌,以防黃曲霉感染。要達到經濟合理用水,有水澆條件的地區,可于開花后27~40天、54~99天期間進行澆灌;水源條件較差的地區,可于花后27~40天、66~78天期間遇旱盡量進行澆灌。
6、推廣抗旱劑噴施
抗旱劑可抑制蒸騰,增加葉綠素含量,減緩土壤水分消耗,增強抗旱能力。在花生結莢期噴施,效果尤其明顯。花生上施用的抗旱劑均勻噴葉面1~2遍。
關于花生干旱怎么辦,如何防止花生干旱,農資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這了,在此提醒廣大農友們,花生干旱不僅使花芽分化和開花期延遲,花量減少,生育期延長,產量降低。除減產外,干旱還是花生收獲前黃曲霉毒素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一定要重視花生干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