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全國各地連續的強對流暴雨天氣對于剛種植的農作物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且導致了許多的棉花田發生了嚴重的澇害,那暴雨之后棉花田應該怎樣采取措施進行補救管理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暴雨之后棉花田抗災減災管理措施。
暴雨之后棉花田管理要點
清理“三溝”,搶排棉田積水
棉田積水,導致棉花根系缺氧、呼吸不暢、生理機能紊亂,積水時間越長,受害越大。為使棉花盡快恢復生機,減少蕾鈴脫落,必須及時清理三溝,排出積水。地勢低、澇害重的地區,須突擊用機電排水,及時扶理倒伏棉株,搞好壅土護根以加快排水速度。
棉株倒伏,導致田間的通風透光不良,也給農事操作帶來不便。雨后,在棉田土壤不干不濕時,抓緊時間扶理棉株,促進棉花恢復生長。要注意輕扶,巧扶,順行扶,盡量減少拉斷根系,扶后壅土護根。搞好松土壅根,為災后棉花恢復根系活力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條件。棉田在排水后1周左右要及時松土壅根,增加土壤的通氣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有利于棉花恢復生長。
搶施葉面肥,補施恢復肥
暴雨過后,棉花根系受損,生理機能下降,吸收能力不足。及時補施葉面肥對確保棉花恢復生長的營養需要、延長葉片功能都十分重要。雨停間隙及時噴施葉面肥,隔3至5天噴一次。葉面噴肥可用“噴施寶”、802等營養型生長調節劑或者2%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可有效提高棉株的生理活力和光合能力。連續暴雨過后,肥料流失較多,在棉花萎蔫消除、根系吸肥能力恢復后及時施用恢復肥,一般田塊每畝施純氮5~8公斤,以尿素為主,配施鉀肥和有機肥。開塘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
全面化調,塑造良好株型
雨后肥水碰頭,棉花容易旺長,化調尤為重要。因此雨停棉花恢復生長時,要立即全面化調一遍,化調可用轉基因棉花專用調節劑“棉太金”。通過災后化調,塑造良好株型,調節養分向蕾鈴輸送,調節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使蕾鈴能夠及時得到充足的營養,減少蕾鈴脫落,提高單株有效果節數和有效成鈴數。
科學防治病蟲草害
暴雨過后,田間濕度大,會加重棉花枯黃萎病,雨后加強噴藥防治。同時,盲蝽蟓也會加重發生,在雨后要注意棉盲蝽蟓等害蟲預防和控制。盲蝽蟓轉移性強,喜歡在潮濕環境,應在雨后清晨和傍晚防治,做到成片棉田統防統治。
關于暴雨之后棉花田的管理要點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為了避免自然災害對于農作物造成的影響,大家一定要及時做好大雨之后棉花田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