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到玉米播種的季節了,每年都會有不少玉米種植戶反映玉米苗期葉子發黃的現象,造成玉米苗期發黃的原因有很多種,如果玉米播種后,沒有降雨,既然底墑好,但由于玉米幼苗小,根系淺,水分供應不足也會造成玉米黃苗。對于出現這類玉米黃苗的地塊要澆小水,利于玉米苗根系下扎。那玉米苗期發黃怎樣預防?玉米苗期發黃防治措施有哪些呢?這就是今天要給你大家分析的內容:
玉米生理性黃苗
玉米品種本身特點造成的黃苗。主要癥狀是下部葉片干尖、黃葉但根部發育正常,一般在5片葉以后玉米生長恢復正常。
澇害、濕害造成的玉米黃苗
主要癥狀是下部葉片發黃、莖桿變紅、根系發黑腐爛。這主要是由于根部水分太多導致根系周圍氧氣減少,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受阻,根部周圍的嫌氣性細菌活躍,產生有害物質影響對礦物質的吸收,從而使葉片發黃。因此應及時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澇害發生后,及時追施少量氮肥或噴施葉面肥,幫助玉米盡快恢復生長 。
施肥不合理造成的黃苗
施肥不合理主要表現缺鉀、缺氮、缺鋅,從而造成玉米黃苗,特別是大面積發黃的地塊多屬于這個原因。有些地區采用“一炮轟”式施肥也會使玉米在前期生長旺盛,養分消耗過多造成后期養分不足,生長緩慢,葉色發黃。另外,在施肥時,種、肥間隔距離過小,容易造成燒根黃苗。
在玉米肥水管理上要科學運籌肥水,測土配方施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一般要求施足基肥,輕施拔節肥,重施穗肥,補施粒肥;遇旱及時澆水,改善植株營養狀況,促其早發穩長。
玉米苗期發黃的原因,玉米苗期發黃防治措施
1、播種太深
播種過淺不易出苗,過深會出現苗弱、苗黃,播深應控制在3-5厘米;播種的同時,施入一定量種肥,可促苗期生長,如播種時每畝施入3千克的磷酸二銨,可有效防治玉米苗期發黃。
2、間苗、定苗不及時
玉米出苗后,應在玉米3-4片葉時進行間苗、6-7片葉時定苗,避免幼苗擁擠,互相爭肥、爭水、爭光,形成弱苗、病苗、黃苗;畝留苗數要根據品種的不同而靈活掌握,按照栽培品種所要求的密度定苗。如鄭單958,宜密植,畝株數4000株左右;先玉335適宜稀植,畝留苗3200株左右。
3、澆水不足
玉米播種前或播種后澆水不足,種子得不到充足的水分,進而影響正常發芽出苗,出土時間過長造成弱苗、苗期發黃。
4、水漬苗
水漬苗玉米苗期往往正逢雨季,低洼地塊排水不良或小麥收割時輾壓處積水,造成苗黃。
5、病害
如果苗期遇到長期低溫陰雨天氣,會造成玉米苗枯病的發生和流行。苗枯病多在二三葉期開始發病,病苗葉片發黃干枯,邊緣焦枯,葉片由下向上逐漸發黃干枯;根毛較少,根系變褐發育不良,造成黃苗弱苗。注意在發病初期用惡霉靈+葉面肥噴施玉米基部。
6、蟲害
玉米苗期蟲害主要有棉鈴蟲、金針蟲、蚜蟲、粘蟲、薊馬、瑞典桿蠅、地老虎、耕葵粉蚧等,耕葵粉蚧以若蟲和雌成蟲集中在玉米幼苗近地表莖基部、根部和葉鞘內,吸收汁液,致使受害玉米葉鞘首先發黃干枯。及時用40%辛硫磷乳油500-1000倍液,或其它內吸性殺蟲劑500-1000倍液噴施于玉米幼苗莖基部或灌根;(也可以輪作或倒茬,因為耕葵粉蚧只危害禾本科植物。)其它蟲害用一般高效低毒殺蟲劑即可。
7、除草劑危害
除草劑使用不當少數農民隨意加大除草劑用量;盲目與其它農藥混用;用藥濃度過高;噴霧器互用;假冒偽劣除草劑對后作的影響,都會造成玉米黃苗。
8、缺素癥
玉米為鋅敏感作物,缺鋅會出現白花苗,看似玉米苗黃。一般鋅肥以基施為好;若生長期發現缺鋅,可于苗期每畝用1-2kg硫酸鋅拌細土10-15kg,條施或穴施;或用0.1%硫酸鋅溶液(注意:濃度不得超過0.4%,以免造成肥害)在苗期至拔節期間隔7天連續噴施兩次,畝用肥液60kg。
夏玉米是我省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為了玉米有個好收成,農戶對玉米的種植越來越重視,時下又到玉米播種季節,為避免大面積不同程度的玉米苗發黃現象的發生,今天詳細給大家介紹了玉米苗期發黃怎樣預防,玉米苗期發黃防治措施等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