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鈴草的花色有藍色、深藍色、白色。非常適合種于巖石庭院、石墻邊緣,亦可作花境。可全年生產。植于巖石庭院,可盆栽。風鈴草的栽培管理如下:
1.移植:萌芽后6至8周,可用9至11厘米左右口徑的花盆進行移植。植株移植時不要種植得太深。
2.基質:栽培基質需排水良好,基質中粘土含量為20%至30%,每立方米基質中施加1至1.5千克的完全平衡肥料。基質中應含有鐵螯合物和微量營養元素,pH值為5.5至6.2。
3.光照:屬長日照植株。
栽培方式一:春季植株開始在短日照條件下生長2周,此時需要補光10至12小時,每平方米20至30瓦。當植株長到理想高度時,為了促進植株開花可加長日照時間為16至18小時。夜晚需中斷補光。
栽培方式二:首先在栽培的前3周為了使植株能夠生長,應將植株置于短日照的條件下,同時進行補光10至12小時,每平方米20至30瓦。當植株長到理想高度時,為了使植株開花可加長日照時間為16至18小時。夜晚需中斷補光。
4.溫度:生育適溫為13℃至18℃。冬季無霜的條件下,室內或室外溫度可保持在3℃至5℃。室外栽培需覆蓋。春季植株開始在15℃至18℃的溫度下生長5至9周。在13℃至15℃的冷涼氣溫下會延長栽培時間。植株開花無需經過春化期。
5.肥料:植株需肥量中等。每周交替施用濃度為150ppm至200ppm的氮肥和鉀平衡肥(N:K2O比率為1:1.5)。應避免銨和氮的含量過高。9月中旬后不要施肥。為了防止鎂元素和鐵元素缺乏,可分別噴施濃度為0.025%的硫化鎂1至2次,及鐵螯合物1至2次。
6.栽培提示:室外盆栽種植時需噴施殺劑以防灰霉菌、絲核菌和腐霉菌的繁殖。當風鈴草的花朵開到10至15朵時即可出售。在此階段植株便于運輸。
風鈴草的栽培分為好幾個層次,為了能夠更好的對風鈴草管理,我們需要一步一步的來做。
...[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