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2017年棉花補貼政策和標準,我們就要密切關注中央一號文件。2月5日發布的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稱,要調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改進補貼方式。
在中國,實行目標價格政策試點的農作物只有兩種,即棉花、大豆。而且,試點還劃定了范圍,必須是新疆的棉花、東北和內蒙古的大豆。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調整大豆目標價格政策。
頗值得對比的是,棉花和大豆均存在國內外價格倒掛,導致進口加劇。只不過,棉花有關稅內進口配額(89.4萬噸)的保護,大豆被戰略性的“放棄”。
據悉,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有關“棉花”一詞出現的頻率明顯高于往年,一共在四方面有所提到,分別是統籌調整糧經飼種植結構,鞏固主產區棉花、油料、糖料生產,促進園藝作物增值增效;進一步優化農業區域布局,以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優勢農產品布局規劃為依托,科學合理劃定稻谷、小麥、玉米糧食生產功能區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膠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調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改進補貼方式;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大對糧棉油糖和飼草料生產全程機械化所需機具的補貼力度。
政策補貼的杠桿作用...[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