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菜農反應種植辣椒時,肥也沒少施,就是不管用,產量還是上不去,為此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辣椒種植管理常見誤區供大家參考,希望有所幫助!
1、施肥多長得多。其實辣椒正常生長所需的土壤全鹽濃度為2000-3000毫克/千克,超過6500毫克/千克根系會出現反滲透而干枯,產量自然會下降。大棚內溫度高、濕度大,有機肥分解快,磷的利用率比露地高2-3倍,氮揮發量大,施肥過量極易引起肥害。好多農戶認為施肥多長得多,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我們建議①種過3年以上的大棚,牛糞的畝用量各控制在2500千克以內,化學肥料減50%左右。②全鹽濃度大的地塊重施農家肥、有機肥、腐殖酸肥和em菌肥,提高土壤碳/氮比,松土透氣,解鹽降肥害。③補充硼、鋅、鎂微量元素,平衡土壤營養,為降低投入、連年持續高產創造條件。
2、留苗多產量高。普遍發現,很多菜農在留苗時想多留幾株,栽密些,認為苗多高產。其實,冬季氣溫低,光照弱,光合作用差,碳水化合物合成少,合理稀植才能高產。據測定,每平方米栽4株辣椒,其植株營養消耗的光合產物占50%,果實可得50%;如果每平方米栽8株,其營養消耗的光合產物占70%-80%,果實只能占20%-30%。密植反而產量低,植株還會因爭陽光而向上陡長,通風不良又易染各種真菌、細菌性病害。
所以說越冬茬辣椒以合理稀植為好;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可采取前期密植、中期疏株、后期疏枝的方法管理,以葉枝不擁擠為準,從而提高總產量和總效益。...[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