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我們會經常聽到“種蒜不出九月,出九必獨頭”這句諺語。掌握好大蒜的栽種季節,也就是必須要在九月之前,如果超過九月份,那長出來的大蒜則不會分瓣,全部長成獨頭蒜。所以,如果要提高大蒜的產量,掌握好播種季節非常重要。那么獨頭蒜如何形成?獨頭蒜如何種植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獨頭蒜如何形成
獨頭蒜實際上一種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相當高的一種大蒜,有“從地里長出的青霉素”的美稱。但對于種大蒜的農戶來說,為什么不喜歡所種下的大蒜長成獨頭蒜呢?實際上,獨頭蒜雖然價值較高,但因其不能分瓣,會嚴重影響到產量。所以在生產上,不符合農戶的生產要求,對此才對其避而遠之,嚴防大蒜長成獨頭蒜。
獨頭蒜的形成,并非只有播種季節沒掌握好這個原因,還有很多原因,比如說蒜種選用不當、土壤瘠薄、密度過大、管理不善等等原因都會造成大蒜形成獨頭蒜。但是,播種期沒選擇好,長出獨頭蒜的概率相當之高,可以高達60%以上。
實際上,在來說,大蒜的播種期會根據南北氣溫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也不盡是在九月前播種,會有春播和秋播之分。因為大蒜一生的生長發育,可分為萌發期、幼苗期、花芽鱗芽分化期、蒜薹伸長期、鱗莖膨大期和生理休眠期等6個生長時段。需要通過春化,即經過一個月以上0℃~4℃的低溫天氣,然后在13小時以上的長日照和較高的溫度下才能完成光周期,生長點才能進行花芽分化,出現鱗芽正常生長,既抽薹,又分瓣。...[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