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ogurentiyishu.com/xiehui/3456_zgmh 2012/5/24 9:48:01 瀏覽次數:658
這次會議開始之前,和的棉花市場發生了一輪震蕩,這給我們這次會議所探討的棉花市場形勢又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而且正好是在5月上旬,各個部門一些經濟數據都公布出來了。普遍看到的情況是,無論是投資、消費還是出口,整個增速趨于放緩,這樣為整個棉花和紡織都帶來了一些新的不確定性。我現在用一個很短的時間把棉花協會所了解的情況向大家做一個匯報。
可以說,特別是從2008年度以來,棉花形勢已經超出了我們自己的供求規律,它不是固定的行業和商品,整個融入了大市中,現在大家看到的棉花走勢經歷了一個很大的波動期,從2008年的時候一萬多塊錢到2010年的時候三萬多塊錢,這個波動的幅度非常大。
接下來向大家報告一下我們2012年度幾個數據,棉花產量昨天發改委的領導已經講過了,我們棉花協會分析的棉花產量是728萬噸,國家統計局的數字是660萬噸,發改委牽頭部門會商認定的數據是720萬噸,進口數據是我們棉花協會的估計,預計有可能這個年度達到450萬噸,到4月底已經進口375萬噸,當然這375萬噸不一定全部進入市場,收儲昨天也講到了,是312.5萬噸。昨天中儲棉的姚總講,實際到庫量會大于這個數據。1984年度當時我印象中收儲是大概400萬噸,但是查了歷史數據沒有我們這個年度高。所以從當年度從農民手中收儲,這個年度是水平。棉花的消費量我們調整為900萬噸,之前是按一千萬噸來計算的。
這個圖顯示的是從去年9月1日新棉上市以后,棉花價格指數和收儲之間的關系。大家可能看到我們實際上是9月8日啟動收儲的,真正交儲量的高峰是10月份,一直到年底,這一段時間價格下跌幅度比較大,而收儲量也呈現一個很高的情況。收儲正式啟動以后,棉花價格趨于穩定,從這個角度來講,昨天我們談論收儲政策的利弊,無論現實地看還是歷史地看,這都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棉花,特別是這樣一個產棉大國,四千多萬植棉農戶,這種形勢下如果國家不保護一下,不托舉一下,棉花生產就會跌的非常慘,而且生產的周期非常長,一旦跌下來,幾年緩不過來。從長遠和現實看,我覺得這個政策的選擇應該是正確的,盡管它并不完美。
這個圖顯示的是2008年度的收儲價格和成交量的關系,我之所以把這個圖擺上來,是想和這一個年度對比一下,2008年度收儲啟動的是臨時決定,當時棉花價格發生急劇下跌,幾個部門臨時給報告啟動收儲,但是真正啟動以后已經是在11月中旬了,當時真正把價格托起來已經到了年底,這個臨時決定的政策對農民的保護就比較滯后,實際上農民大部分棉花已經交售了,所以從那以后我們就研究把臨時收儲政策常態化。
2011、2012年度棉花價格指數的變化情況。的點是在12月5日19000多一點,近開會前這幾天也跌倒了19000多一點,是9月26日超過了20000元。
32支棉紗價格走勢對比,的是3月31日25650元,的時候是9月28日。
棉價也就是Cotlook A指數現貨價格,棉價波動的幅度比國內的價格陡了一些。
這是期貨棉價的波動情況。
這個圖顯示的是棉花價格指數和進口棉的差價,這也就是昨天紡織企業反映比較強烈的。從12月份以后,特別是進入2012年以來,內外棉的價差有所拉大,近已經達到接近3000塊錢左右了,這也是近幾年來價差比較大的年度。
這是我們的進口棉花情況,2011年度前八個月累計進口375萬噸,同比增幅92.6%,我們預計全年度進口450萬噸。這是一個什么概念?有可能超過生產年度的歷史水平(歷史水平是2006年度,那個時候進口了411萬噸,當時是紡織需求拉動的)。本年度進口量比較高還因為我們國內收儲,實際上我們收儲了300多萬噸,正常年景應該被紡織企業使用掉,但是由于市場形勢不好,就進入了國庫。
從進口的分國別的情況來看,生產年度截止到2012年4月,進口棉數量多的國家是印度占42.8%,美國退居第二位占21.2%,當然這是到4月份的數據,預計后續幾個月還有一些到港。第三位就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進口量在這個年度出現了一個比較大的增幅,第四位是巴西,第五位是烏茲別克斯坦,進口量的國別份額在這個年度發生了一些變化。
接下來我們看需求情況,一會兒我們北娜會長會詳細講,我就不展開說了,但是從數據上看紡紗產量還是增加了,前八個月是2027萬噸,同比增長11.8%,紡紗數據,棉紡織協會有一些調查,一會兒會詳細解讀。
從出口的情況看形勢不是很樂觀,前八個月累計出口紡織品服裝同比增長5.74%,但是增幅同比回落了將近20個百分點。
棉花協會倉儲分會監測到4月商品棉的周轉量是155萬噸,同比基本持平。
接下來簡短地預測分析一下2012年總體的形勢。我剛才也說了,從現在公布的數據來看,2012年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現在普遍出現了一個增速放緩的情況,大家看一下,這是2012年1-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的情況,這個圖表顯示的是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情況,1-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2%,但是增速較1-3月份回落了0.7個百分點,同時從商務部發布的數據來看,使用外資的情況同比也是減少了0.74%,其中1-4月份,歐盟對的投資同比下降了28%,這個情況說明經濟在減緩。從國家能源總局發布用電量來看也是減少,4月份用電量增幅僅僅為3.7%創下了新低,這說明經濟增速在放緩。從消費看,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4.7%,扣除價格因素增長10.9%。2012年4月和2011年4月同比增速回落了3個百分點,說明我們的內銷也在增速放緩。整個進出口貿易4月份進口額同比增長由3月份的5.3%降到0.3%,出口同比升幅從3月份8.9%降低到4月份的4.9%。數據公布以后,馬上就有一個調控舉措,就是又調低了存款準備金率,這是這一輪貨幣政策以來第三次調整。大家對政府的調控政策,有的說可以釋放四千億流動性,有的說可以釋放五千億,到底是否能奏效,還有待觀察,現在。在過熱的時候吃安眠藥,過冷的時候吃興奮劑,這兩者間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要觀察,既要防止通貨膨脹,又要防止經濟出現硬著陸。
從棉花形勢來看,整個大的經濟環境雖然美國經濟有復蘇的跡象,但是歐洲的歐債危機現在并沒有完全走出陰影,所以整個和的需求并沒有明顯的改觀,從我們的棉花行業環境來看,庫存確實是增加的,特別是儲備棉增加幅度比較大,但是這個年度棉花產量又是減少的,需求量受的影響,也是一個減少的趨勢。所以從未來來看,供求總體來看是平衡的。從政策環境來看,政府已經早在棉花播種以前,2月底就公布了收儲政策,昨天發改委進一步明確,無論有大困難,國家收儲政策是取信于民的,所以收儲將繼續托市,政府的調控能力也是前所未有增強的。
從棉花生產形勢來看,今年2012年的棉花生產形勢,特別是,生產形勢不是很樂觀,根本的制約因素主要是種棉的比較效益差,在比較效益中人工成本(昨天盧懷玉先生也談到了),棉花協會監測2011年度平均植棉成本同比上升17%,其中物化勞動成本上升13%,人工成本上升20%。在植棉總成本當中,人工成本占到了58%,而棉花的交售價格同比下降29%,棉農每畝的收益在2011年度下降了62%,這樣來看種棉的比較效益就下降了。而在其他的作物當中,糧食由于人工成本占比比較少,另外國家保護比較多,有很多的直補政策,這樣算下來效益比棉花好一些。棉花協會4月份監測棉花播種面積下降了9.2%,其中黃河流域下降16.9%,長江流域下降了10%,西北內陸新疆棉區略有下降,但是基本保持穩定。
從氣侯條件來看,目前棉花播種期氣侯還是基本適宜的,光照、墑情都還不錯,5月上旬棉花播種基本結束,但是長江流域遭遇陰雨低溫,特別是移栽到大田的速度稍微有所放緩。新疆棉區部分地方4月下旬遭遇了風災,一波的地膜被掀了起來,給播種造成了難度。從整個氣侯條件來看,國家氣象局農業氣象中心為棉花協會監測,預計今年的氣象條件是中等偏差的年景,特別是在黃河以南區域,6-8月份的氣侯對棉花生長不利,所以提高棉花單產和總產的難度是非常大的。今年棉花的總產量會低于上一個年度,這一點基本已成定局(除非發生特別好的大豐收年景,單產再創歷史記錄)。
,我也想就維護公平有序的棉花貿易環境談一些我們的意見。盡管的經濟形勢發生大的變化,金融危機風起云涌,但是從我們棉花行業來講,我們自己應該維護好行業秩序,把我們的棉花貿易環境維持好,不要因為棉花價格在一個時段的高高低低,使我們的合同履約難度加大。無論是我們還是各個主產棉國,都有義務維持棉花市場的秩序,我們也會號召我們的企業維護我們公平的棉花貿易秩序,針對不履約的行為,針對違反棉花貿易規則的情況共同抵制,共同實現和世界棉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