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我們要講解的是大豆田間管理的好方法,不知您是否有興趣呢?接下來就由我為您講一下吧!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苗期管理 種是基礎,管理是關鍵。根據大豆不同生育期對環境的不同要求以及大豆不同生育時期的特性,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才能獲得高產。具體措施:
1.查苗、補苗。大豆出苗后進行查苗、缺苗補苗,確保苗全,并及時間苗剔除疙瘩苗。達到苗全、苗壯是栽培中一個重要環節。補苗時可以補種或芽苗移栽。
2.加強中耕培土。在間苗后立即進行中耕鋤草,全生育期少中耕三至四遍,農諺“豆鋤三遍粒滾圓”。中耕深度隨根系生長狀況由淺到深再淺的方式進行。隨中耕鋤草,向根部擁土,逐漸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排澇。 看苗追肥灌水,薄地沒施底肥的,為保壯苗可在幼苗期追肥,每畝硝酸銨5-7.5千克,過磷酸鈣7.5-15 千克,對促進分枝形成及花芽分化均有很好作用,也有利根瘤菌和發育,增強固氮能力。如果缺墑要合理灌溉,能促花芽分化形成豐產株形。如果苗有徒長苗頭,在片復葉展開時于晴天中午順壟鎮壓豆苗,可起到壓苗促根的作用。采取如上處理,可增加產量,據國內報道可增產8.5%;國外報道可增產13%。
二、開花結莢期管理 開花結莢期主要爭取花多、花早、花齊,防止花莢脫落和 增花、增莢,這是此期管理中心任務。要看苗管理,保控結合, 高產田以控為主,避免過早封壟郁閉,在開花末期達到葉面積為好。具體措施是:封壟前繼續鋤草,看苗酌情給水肥,弱苗初花期追肥,壯苗不追肥防止徒長。花莢期追磷肥效果明顯。此時大豆葉面積達到值,耗水量增大,蒸騰強度達到高峰,需水也達到高峰期。當葉片顏色出現老綠、中午葉片萎蔫時,要及時澆水,否則花莢脫落。 在盛花末期摘頂心(打去2寸)可以防止倒伏,促進養分重新分配,多供給花莢。有限結莢習性品種及瘠薄土壤土的大豆不適合摘心。 高產田為防止倒伏和旺長,可以噴施矮壯素防倒。 及時防治病蟲害,否則到雨季會造成絕收。
三、鼓粒成熟期管理 鼓粒成熟期是大豆積累干物質多的時期,也是產量形成的重要時期。促進養分向子粒中轉移,促粒飽增粒重,適期早熟則是這個時期管理的中心。 這個時期缺水會使秕莢、秕粒增多,百粒重下降。秋季遇旱無雨,應及時澆水,以水攻粒對提高產量和品質有明顯影響。 大豆黃熟末期為適收期。當種子含水量達到13%時可以入庫。
好了,今天的內容已經講完了,不知您看了以后會有什么收獲呢?在這個炎熱的夏天大家要注意身體哦!祝您天天有個好心情,我們明天見吧!(火爆農資招商網:李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