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大城子鎮蒼術會村50畝赤松茸迎來秋茬采收期,預計全年采收赤松茸將超22.5萬公斤。
在蒼術會村赤松茸種植基地,一叢叢赤松茸如雨后春筍般嶄露頭角,白色菌桿頂起圓潤飽滿的酒紅色菌蓋,農戶穿梭其中有條不紊地采摘、分揀、裝箱,一派繁忙景象。
大城子鎮蒼術會村村民王淑伶告訴記者:“我們采菇是按大小分類,確保品質,價錢賣到20多塊錢,老百姓干勁十足。”
“我們村生產赤松茸第二年了,赤松茸長得特別好,老百姓每天采三、四千斤特高興,采完直接拉到冷庫就回收了,不愁賣。”大城子鎮蒼術會村村民趙國芝說道。
大城子鎮蒼術會村積極探索綠色生態發展模式,依托本地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赤松茸、木耳等食用菌種植。今年蒼術會村在增加赤松茸種植面積的同時,新建大型冷庫2棟,形成了集種植、生產和加工為一體的發展模式,食用菌產業規模從小到大、產業鏈條由短到長,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農業特色產業。目前蒼術會村有赤松茸種植基地50畝,按照一年兩季,畝產5000公斤計算,今年蒼術會村全年將采收赤松茸22.5萬余公斤,預計年產值將達到60余萬元。
大城子鎮蒼術會村黨支部書記藺占軍表示,蒼術會村還要持續加大菌類種植面積,特別是松茸、木耳的種植,還有新引進的靈芝。增加老百姓收入的同時壯大村集體經濟,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