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家天津市水稻研究權威機關單位、高校及企業共同參與組建的天津國際水稻研究院舉行揭牌儀式。
天津國際水稻研究院的建立是以實際行動回應對天津小站稻關切,扎實落實天津市“十項行動·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行動方案”的重要舉措。
目前,天津市水稻種植面積近百萬畝,其中稻種全部本地生產,多數來自小站稻主推品種。2018年以來,天津市小站稻振興成效明顯,但仍存在精品少、附加值不高等問題!疤旖驀H水稻研究院的成立將通過產學研融合,整合各方優勢,推動天津小站稻由興到強更快發展。”天津市農學會理事長張俊濱表示。
作為小站稻振興百萬畝的關鍵時期,如何提升都市農業在全國糧食中的積極作用?瞄準國際先進水平,站在新起點,迎接新挑戰,天津用科技育種、智能化栽培、數智管控等研究成果,為天津國際水稻研究院發揮行業內和支撐作用。
位于天津市寶坻區的天津食品集團渤海農業公司大鐘莊基地里,“兩超一簡”水稻示范田中,稻谷累累、稻香彌漫田間!斑@些超高產、超優質、輕簡化的水稻品種,在示范田中集中呈現!碧旖驀H水稻研究院學科團隊專家劉學軍、王勝軍、于福安、東麗、崔晶,站在田間地頭分別匯報了本學科的研究成果及呈現在示范田中的水稻現狀。五位專家代表著天津乃至全國水稻研究的高水平力量。在天津國際水稻研究院的共同平臺下,各團隊成果無私呈現共促水稻產業向國際化高水平發展。天津市農學會、天津市農科院、天津農學院、天津食品集團、天津優農中心、天隆育種公司等單位,均表示要將自身優勢力量集中于天津國際水稻研究院。
今后,研究院重點在三個方面實現新突破,一是在育種方向上瞄準“兩超一簡”即:超高產、超優質、輕簡化直播稻育種;二是在天津水稻產業結構上力爭實現“三個類型”全覆蓋:即在全市推廣超優質、超高產水稻和雜交粳稻制種;三是繼續提高天津水稻品種在全國的推廣面積力爭五年達到年推廣三千萬畝左右。讓中國的土地種上更多“天津種子”,為天津水稻產業再創輝煌作出貢獻。
天津市政府黨組成員李樹起,天津市農業農村委黨委書記、主任金匯江,天津市科協副羅進飛,天津市種業振興促進委員會主任沈欣,寶坻區副區長于學生等領導也出席了此次活動。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