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9日,農業農村部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豇豆用藥質量監督抽查培訓會,部署海南、廣東、廣西冬春豇豆生產重點省區農藥質量監督抽查工作,并在澄邁縣等地開展現場抽查活動,推進豇豆農藥殘留攻堅治理措施落實落地。
會議指出,豇豆病蟲害多發重發,防治難度大、用藥要求高,農藥質量是影響病蟲害防治效果和豇豆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加強農藥質量監督抽查,是防范違規添加禁限用農藥、確保豇豆用藥質量、促進科學用藥的重要舉措。
會議強調,豇豆用藥監督抽查涉及環節多,專業性、政策性強,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高度重視,增強責任感,切實做好四項工作。一是明確目標任務。監督抽查要面向豇豆主要種植區,每省抽查不少于3個縣、抽樣不少于100個。抽檢農藥包括豇豆登記使用的滅蠅胺等41個品種,重點關注可能違規添加的氧樂果、毒死蜱等15種禁限用農藥成分。抽檢工作在3月底完成。二是精心組織人員。各省區要按照“雙隨機一公開”要求,加強組織協調,做好農藥監管人員、執法人員、檢測單位、抽檢地點的有效銜接。三是嚴格抽檢規程。各地要按照抽檢方案要求,依法做好樣品抽取、檢測、結果確認等工作,確保抽檢的有效性、合法性。四是強化檢打聯動。檢測結果發現問題的,要移交執法監管部門,依法查處,嚴防不合格農藥流入市場影響豇豆生產用藥。
來自海南、廣東、廣西三省區農業農村農藥管理機構、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等檢測單位、相關專家等30余人參加會議及抽檢活動。
(來源: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