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區位優勢,建設農產品特色品系;著眼市場需求,提升農產品特色品質;聚合數字技術,打造農產品特色品牌,推動甘肅省由特色農業大省加速向特色農業強省轉變。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強調,要堅持用工業思維發展現代農業,以養殖業牽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和食品工業帶動特色產業價值鏈提升,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甘肅特點和市場影響力的農業品牌,推動特色農業大省加速向特色農業強省轉變。特色是農產品脫穎而出的關鍵,特色農產品是特色農業的根基,是實現農業強省的關鍵所在。各地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著眼市場需求、聚合數字技術,大力推動特色產業轉型升級,重點提升“甘味”品牌水平,促進現代寒旱特色農業發展,推動我省向特色農業強省邁進。
發揮區位優勢,建設農產品特色品系。我省地形地貌復雜、氣候類型多樣,具有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和水土潔凈的環境特征,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甘味”特色農產品品類眾多。如以定西為中心的馬鈴薯生產區,以隴西、岷縣、渭源為中心的中藥材生產區,以慶陽、平涼、天水、隴南為中心的蘋果生產區;以河西走廊、沿黃灌溉區、涇河流域、渭河流域為中心的蔬菜生產區等。天然的區位優勢為我省農產品注入了不可替代的鮮明特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甘味”農產品品系。當前,“甘味”特色農產品市場空間日益廣闊,品牌價值愈發凸顯,亟須進一步優化農業區域布局,聚集主導產業,做大特色規模,建設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大力發展現代寒旱特色農業,壯大黃土高原區旱作高效農業、河西走廊戈壁節水生態農業、黃河上游特色種養業、隴東南山地特色農業。
著眼市場需求,提升農產品特色品質。品質是農產品的生命,也是農產品打開市場的關鍵。長期以來,我省為提高農產品質量采取了很多措施,農產品質量總體上不斷提高,但目前,高質量農產品的供給與需求之間仍存在落差,需要我們著眼市場需求提質增效,提升產品品質,挖掘消費潛力,發展壯大特色農業,推動甘肅向特色農業強省邁進。提高特色農產品質量要注意分類施策、多元共治。一方面,要把握好機遇,看到提高特色農產品質量的緊迫性,以奮勇爭先的精神在農產品質量上下功夫,迅速提高成熟農產品的質量,進而提升特色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要保持耐心,看到提高特色農產品質量是一項長期性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在農產品質量培育上做文章,科學看待農產品質量提高的過程,久久為功培育好特色農產品的主打品牌。同時,要發揮聚合效應,鼓勵農產品生產經營者之間深化產業鏈合作和技術攻關合作,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協同互動,聯合提升特色農產品質量。
聚合數字技術,打造農產品特色品牌。農產品消費需求進入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多樣化的新時代,甘肅特色農產品有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蘊藏著巨大的品牌價值。當前,數字化技術正在深刻影響生產生活的各領域和全過程,特色農產品要更好地獲得市場、形成品牌,就必須抓住數字化發展新機遇,以數字化技術創新呈現方式、擴大銷售場域,實現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省各地大力推動特色農產品互聯網化,越來越多的農產品通過電商渠道售賣,使特色農產品借助數字化技術成長為區域品牌,農戶也享受到了品牌效應的溢出紅利。
在我省特色農產品品牌化的道路上,應從精從準、從實從優,借助各大電商平臺的數字化能力加速品牌化過程。要實現標準化供給,確保為客戶提供標準化的產品,改造提升種植、儲藏、運輸等環節,特色農產品規范化生產和銷售。要加強數字化營銷,通過電商平臺和社交媒體建設產品關系鏈和生態圈,將特色農產品的生產過程、性狀功能進行整合,形成故事化、媒體化和品牌化的營銷生態。要精準化推送產品,通過數字化技術掌握不同產品的客戶需求群,將特色農產品的“鮮活”特色和數字化推送的“精準”形式結合起來,提升產品銷售活力,讓我省更多的優質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走出國門。
(來源:甘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