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進入拔節期,要抓好清溝瀝水,追施小麥拔節肥、防治小麥紋枯病……”這是來安縣小麥提質增效、科技壯苗現場會上,農技專家給種糧大戶們開出的“處方”之一。
近日,來安縣小麥提質增效、科技壯苗現場會在該縣新安鎮黃壩村召開。40多位農技站長、農技推廣中心技術指導員和科技特派員等齊聚一堂,針對拔節期小麥紋枯病、初花期油菜菌核病等午季作物病蟲害的防治進行集體“會診”。數十位種糧大戶應邀參加。
種糧大戶慕長寶過去在當地一家米業公司工作,對糧食生產有一定的了解。去年秋季,慕長寶辭去工作,流轉2000多畝耕地種小麥。他家的小麥雖然總體長勢良好,但其中約300畝小麥因天氣原因播種較遲,出現黃苗、分蘗不足等問題。在當天的現場交流會上,他帶著這些問題向該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農技推廣研究員史平三請教。史平三將壯苗補救、促苗分蘗等方法詳細告訴了他。慕長寶如獲至寶,趕緊一一記錄下來。
“有了專家現場指導,我心里踏實,對今年午季小麥豐收也更有信心了。”慕長寶說。
“入春以來,來安縣小麥、油菜等主要糧食作物長勢喜人。為發揮農業科技在夏糧生產中的支撐作用,我們通過農技拜年、科普趕集、農技現場交流會、農技春訓班等多種方式,努力開展‘科技壯苗’行動。”史平三告訴記者,該縣先后選派100多位農技專家、46名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開“處方”、解農憂,指導農民抓好春季農業生產。
(來源: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