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是我省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漁業機械化是推進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漁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了“434”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推進漁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
一是明確了漁業機械化四個主要目標。《意見》從漁業機械化水平、裝備發展、示范基地建設和構建發展格局四個方面提出了主要工作目標。機械化水平方面。到2025年,全省水產養殖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主導品種主要養殖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推廣裝備技術方面。推廣新型高效增氧機、投餌機、管護裝備等漁業裝備超過5萬臺(套)。建設示范基地方面。五年全省共建設省級水產養殖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園區)20個以上。構建新發展格局方面。著力構建機械裝備與水產養殖工藝融合、機械化養殖與信息化技術融合、設施裝備推廣與綠色養殖方式發展相適應、漁業機械社會化服務與現代漁業發展需求相適應的新發展格局。
二是提出了漁業機械化三項工作任務。《意見》明確在支撐保供、服務禁漁、融入改革等三個方面發力,推動漁業機械化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支撐保供方面,重點在水產養殖機械化智能化數字化上下功夫,提高機械化在漁業產品保、保供給、保質量、保生態、提效率的能力。服務禁漁方面,重點在引導轉產漁民發展水產養殖等再就業上加大農機化支持,加快推進漁業機械化。融入改革方面,重點在漁業機械化服務模式創新和服務新業態發展上下功夫,通過漁業機械化服務實現小散水產養殖戶與現代漁業的有機銜接。
三是推出了發展漁業機械化四大工作舉措。《意見》從裝備技術供給、推廣、融合發展和服務保障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工作措施。加強漁業裝備與技術高效供給方面。加快補齊河蟹捆扎、蝦蟹分級、魚蝦起捕、尾水處理、海洋養殖等環節短板,推動漁業機械化裝備向智能、綠色、高效升級,加快水產養殖全程機械化,發展綠色生態漁業機械。開展漁業裝備與技術“四分”推廣方面。按照“兩帶三區”規劃,推廣漁業裝備與技術。加快“稻漁”“稻蝦”“稻蟹”“稻鱉”“稻鰍”等綜合種養裝備技術推廣應用。結合水產養殖主導品種,推廣機械裝備與技術。在增氧、投飼、起捕、水質調控、初加工等環節,推廣先進適用裝備技術。推動機械化與漁業融合發展方面。加快農機漁技融合,開展池塘“宜機化”改造。推進水產養殖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探索建設一批集“數字漁場”“智慧魚塘”等智能漁機應用場景。積極爭取部級規模養殖機械化示范區(縣)創建。提升服務保障水平方面。加強與財政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推動水產養殖機械化發展工作合力。落實好對水產養殖場(戶)的農機購置補貼等相關扶持政策,探索用地、環保、金融等扶持政策。加強漁業機械化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培育漁業機械化服務主體,探索漁業機械化社會化服務新模式、新業態。
(來源: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農機裝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