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小農戶廣泛接受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突破水稻生產薄弱環節,近日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財政廳聯合印發《廣西2021年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和生產托管項目實施方案》,對15個縣(市、區)開展水稻機械化作業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和個人進行補貼。
據悉,2021年提前批中央財政通過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安排廣西的6791萬元農業生產托管項目資金,將用于支持水稻生產薄弱環節的生產性服務,達到小農戶得服務、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得收益、水稻綜合機械化水平得提升的三贏效果。
以支持水稻主產區為主要原則,廣西選定賓陽、柳城等15個縣(市、區)實施本年度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和生產托管項目,對機械化育秧、機械化插秧、機械化高效植保、機械化烘干、機械化秸稈還田等作業環節進行補貼。補助對象為開展水稻機械化作業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和個人,包括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農機戶等。
據介紹,補助標準為機械化育秧(包括水稻大缽體毯狀苗機械化育插秧、采用移動式水稻漿泥芽谷聯合播種機進行播種育秧)40元/畝,機械化插秧(包括機械化直播和機械化拋秧)40元/畝,機械化高效植保5元/畝·次,機械化烘干60元/噸,機械化秸稈還田15元/畝。以上標準為各作業環節補助標準,各項目縣(市、區)可重點選取1—3個關鍵薄弱環節集中補助,但單季水稻畝均各關鍵環節補助總額不得超過130元。
(來源: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