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各地的已經相繼進入秋收時節,收完秋季作物,馬上就接著秋播,今年準備種小麥的農民朋友要注意了!抓住秋播有利時機,做好小麥病蟲草害防治工作,科學合理施肥,小麥輕松贏得高產!
那么,小麥秋播時應該做好哪些工作呢?咱們就提前來說說這個事,讓大家及早準備,建議農民朋友收藏這篇文章,等到用時便于查詢!
小麥需肥規律:
小麥植株在一生中對氮磷鉀的吸收總量、不同生育時期對氮磷鉀的吸收量以及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因各地自然條件、產量水平、品種特性、栽培措施的不同有所不同。
一、小麥對氮的吸收
小麥在生育期內對氮的吸收有兩個高峰:一個是從分蘗到越冬,麥苗雖小,但吸氮量卻占全部吸氮量的12%-14%;另一個是拔節到孕穗,這個時期植株迅速生長,需要量急劇增加,吸氮量占總吸收量的35%-40%,是各生育時期中吸肥多的時期。
因此苗期氮素供應,可促進冬前分蘗,有利于培育壯苗。但也不能施氮肥過多,過多會使分蘗生長過猛,出現旺長,易造成群體大、個體差。
二、小麥對磷的吸收
小麥對磷的吸收高峰出現在拔節至揚花期。這個時期吸收磷量可達小麥總吸磷量的60%-70%。此時充足的磷素供應,對小穗小花分化發育以及促進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質的轉化、積累、灌漿成熟、增加千粒重十分重要。因此在小麥播種前要施足磷肥作底肥。
三、小麥對鉀的吸收
小麥對鉀的吸收,在拔節前吸收量較小,一般不超過吸收量的10%。拔節至孕穗期是小麥需鉀多的時期,此時吸鉀量可占總吸收量的60%-70%,是鉀肥的較佳效率期。
了解完小麥的需肥規律,接下來,我們說一說具體的施肥措施。
如何施肥才能高產?
1、深施。
目前我國產小麥多在北方區域,但由于北方區域相對來說降水量較小,在施肥的時候盡量采用深施,也就是在小麥播種前將有機肥和化肥一次性深施,一般來說降水區域少的地方不需要追肥,一次深施即可。
2、施足基肥。
小麥施肥的原則是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由于我國當前不少區域由于常年使用化肥,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不足,適量的增施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土質情況,對小麥產量和質量有一定的幫助。
3、施拔節肥。
小麥在種植過程中要注意施拔節肥,不過要看小麥生長行情,如果小麥分蘗少,苗情不好,可以適當的早施拔節肥,如果苗情好,分蘗情況也好,可以適當的晚施。
小麥看苗情施拔節肥,小麥分蘗多,苗情好、長勢旺盛,應適當晚施,小麥分蘗少,苗情不好,長勢弱,應適當早施。由于每年5月份北方天氣多干熱風,此時為了防止干熱風危害,可以適當噴施0.2%磷酸氫二鉀葉面肥1-2次,效果較好。
小麥底肥施肥方案:
高產田采用氮肥后移技術,氮肥底施和追施各占50%,其他肥料全部底施。根據科學試驗和實踐經驗,不同地力水平的適宜施肥量參考如下:
1、畝產200-300公斤,每畝施純氮(N)6-10公斤、磷(P2O5)3-5公斤、鉀(K2O)2-4公斤,氮磷鉀肥全部底施。
2、畝產300-400公斤,每畝施純氮(N)10-12公斤、磷(P2O5)4-6公斤、鉀(K2O)4-6公斤,氮肥的70%底施,30%起身期追施,磷鉀肥全部底施。
3、畝產400-500公斤,每畝施純氮(N)12-14公斤、磷(P2O5)6-7公斤、鉀(K2O)5-6公斤,氮肥60%底施,40%起身期或拔節期追施,磷鉀肥全部底施。
4、畝產500-600公斤,每畝施純氮(N)14-16公斤、磷(P2O5)7-8公斤、鉀(K2O)6-8公斤,氮肥50%底施,50%拔節期追施,磷鉀肥全部底施。
看完以上介紹,關于今年小麥如何施肥的高產方案,您心里有譜了嗎?只要嚴格科學施肥,高產從來不是難事!預祝大家明年小麥都能收獲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