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三月到武大賞櫻花,已經成了武漢人每年春季例行的習慣,“武大的櫻花節”已經成為了一個經典,甚至和黃鶴樓一樣成為了武漢的象征,但是今年的武大賞櫻卻與以往不同。
武漢大學櫻花初綻
微模式軟件人臉識別技術已在武漢大學櫻花節期間得到全面應用。在3月20日至4月2日櫻花盛放期間,武大校園局部區域實行封閉管理,其中園區的6個校門和校園中心區域入口安裝了9臺微模式人臉驗證閘機(包括鯤鵬廣場、校史館、櫻花大道、人文館、行政大樓周圍、“九一二”操場等),用以解決參觀者身份核實,檢票排隊等問題。也就是說今年櫻花節,武大校友和其他準備游玩觀花的朋友們,可以通過武漢大學官網或者官方微信登錄進行提前網上預約,現場帶上身份證刷臉便可快速進入園區。
賞櫻結合AI人臉識別技術
每年3月櫻花盛開之際,大量游客集中涌入,在給校園帶來高人氣的同時,也帶來管理、環境衛生等方面的困擾。“刷臉”驗證閘機的應用將大大提高了檢票效率,讓游玩的人們擺脫了以往傳統的門票進園方式,通過人臉驗證閘機口時,可實現1秒鐘“刷臉進園”的全新科技體驗。
“秒過”人臉閘機通道的背后,不僅是解決了入口排隊的效率問題,其實更深層原因是防范問題。在假期集中性時間段,參觀賞櫻人數暴漲,導致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員出入校園,為學校帶來很大隱患。因此,武漢大學攜手湖北微模式股份有限公司,首次采用人臉識別技術的防范手段,將每個入口的人臉閘機設備與公安系統犯罪嫌疑人名單和其他高危人員數據庫相關聯,若有嫌疑人員操作閘機進入園區,將時間預警并通報到安保人員處理,保障了學校和賞櫻人員的。
武大櫻花節“人臉”閘機使用的微模式軟件人臉識別技術是基于業界領先的人臉識別算法,可實現:人臉檢測、人臉識別、關鍵點定位、屬性識別和活體檢測等一系列技術功能應用。從武大櫻花節現場使用效果來看,這次“刷臉賞櫻花”的首次嘗試得到了入園參觀者的廣泛認可,體驗者嘖嘖稱奇,同時大大提升了武大櫻花節的科技含量。AI人臉識別技術就這樣走進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據悉,微模式核心自主研發的人臉識別技術、OCR技術等在業界獲得突破性技術成果并實現落地應用,微模式人臉識別技術因技術已廣泛應用在金融、安防、物流等各行業領域。例如,2017年底微模式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在興業銀行總行,興業銀行因此率先實現了用人臉驗證閘機來提高銀行系統人員進入效率和保衛等級。2017年微模式被權威財經媒體評為“中國影響力創新平臺”。
隨著人臉識別驗證閘機開始在景區、校園的成功應用,也意味著未來,全國各大景區、各個學校等公眾場所均有望提供智能化服務,人臉識別技術將得到更多的普及民用,讓越來越多的人們體驗到人工智能時代的科技魅力。
2018武大校園賞櫻花節門票預約3月17日開放,預約和參觀時間:3月20日-4月20日,預約網站:活動行。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