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各地小麥收獲接近尾聲,對于夏播玉米的種植,小編有很多話要說,不管是種子播種,還是到收獲,其中,要注意很多的注意事項,下面我們來看看都需要注意哪些吧!
目前,全國夏收小麥收獲已超七成。根據農業部門預測,今年克服局部地區秋播連陰雨、干旱、倒伏等災害影響,夏糧有望再獲好收成。今年的夏糧生產呈現四個顯著特點:一是布局進一步優化。二是品質不斷提升。三是綠色發展勢頭良好。四是機收效率高、進度快。
從河南省農機局了解到,截至12日17時全省已收獲小麥面積8031萬畝,約占種植面積的98%,除西部山區特殊氣候條件部分小麥尚未成熟外,全省麥收基本結束。據了解,今年河南省小麥收獲高峰日投入聯合收割機13萬臺,截至6月10日,山東累計安排小麥聯合收割機13.2萬臺,日收獲小麥674萬畝,累計收獲小麥3992萬畝,占應收面積的69.2%。目前,全省累計投入玉米播種機14萬臺,已播玉米2067萬畝,占預播面積的46.5%。
隨著豐收的小麥粒粒歸倉,廣大的農民朋友已開始為夏種深思熟慮了!玉米是夏種期間我國北方播種多的糧食作物。當前,玉米糧種的價格行情怎樣呢?統計顯示,每畝玉米種植種子費用近些年來出現了上漲。例如:2004年為20.81元,2010年為38.34元,今年一下躥到60.24元。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棟認為,全國玉米種植的面積很大,但主要集中在甘肅、新疆和東北。由于近些年來人工成本增高,精品單粒播種又是一個趨勢,因此在成本增高的情況下,雖然玉米播種面積、商品化率均已經接近極限,但是種子的價格還是上漲。
農民購買種子應該因地制宜
玉米栽培普遍,農民方便交流;玉米易于管理,因此農民對玉米產量、質量、抗倒伏等重要信息的反饋,會直接反映到市場上。在中國夏播玉米的集中區域——黃淮海夏播玉米區,有登海605、先玉335、農大372等二十多個玉米品種,因為具備某些特質,帶動了整個地區玉米“紅軸化”的重大變化。
在種子市場發生較大變化的時候,農民購買種子還是得因地制宜。只要種子是真的,產量是有所的,選擇什么樣的種子,是稀植還是密植的,是側重于產量,還是側重于抗倒伏的,要看你的土壤、水肥情況,要看當地的地形抗風、走風的情況。農民在購買新的、不熟悉的品種時還是得謹慎,可以先劃一小塊地栽培看情況,不要跟風盲目引種購買。
購買玉米種子時,要注意分辨
在玉米種子行情每年上漲的背后,玉米種子市場卻存在經營多雜散亂、假劣種子擾亂市場的現象。農民購買種子時,一定要去熟悉的經銷點,并索要發票,同時注意看包裝袋上字體和圖案的清晰度,模糊的包裝多為假種子。此外,玉米雖然易于管理,但是非常怕旱。農民要根據今后旱情的狀況,搞好作物品種的調劑,擴大耐旱品的種植面積,在旱情發展的情況下,要合理改種生育期較短的救災作物,如綠豆等,來減少自己的損失。
針對今年黃淮海地區氣候特點和市場需求,農業部玉米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研究提出今年黃淮海地區夏播玉米生產技術指導意見:科學品種布局,調優種植結構提高播種質量,構建合理群體;加強田間管理,做好科學防控;適期開展收獲,確保高產優質。針對播種,農業部建議:
(一)精選優質種子。在選擇優良品種的基礎上,到三證(種子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種子質量合格證)齊全的正規經營部門,選用發芽率高、活力強、適宜單粒精量播種的高質量包衣種子。青貯玉米根據訂單生產和乳業企業要求,確定是否進行種子包衣處理。
(二)抓緊搶時早播。“春爭日、夏爭時”。上茬小麥收獲后及時播種夏玉米,中南部地區爭取6月15日前,北部地區爭取6月20日前完成播種,為生長發育爭取更多熱量資源。鮮食玉米在沒有隔離的平原地區種植時,應與其他類型玉米相距300米以上;或采取錯期播種方式,與其他類型玉米相隔25天左右播種,避免串粉。
(三)機械精播直播。籽粒和青貯玉米可采用機械精量播種機進行貼茬直播、60厘米等行距種植,提高播種作業質量。播種后,及時鎮壓保墑,注意種、肥之間保持適當距離,防止燒種或燒苗。鮮食玉米可適當加大播種量。
(四)確定合理密度。根據品種特性、地力條件、栽培管理水平等,確定適宜的種植密度。籽粒玉米在一般地塊每畝保苗4500株左右,高產田密度可適當提高。青貯玉米每畝保苗5000株左右,鮮食玉米每畝保苗3000-35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