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海玉米區是全國的玉米集中產區。與夏直播、麥田套種的耕作模式和本區域的自然條件、管理水平相適應,主要種植高產、耐密、抗逆性強、中早熟品種。為了玉米的產量,黃淮海哪些玉米品種產量高呢?下面本文詳細介紹下新黃淮海主推玉米品種。
1、豫單132——棒大粒深不禿尖、脫水更快產量高
豫單132是河南農業大學新選育的優良玉米新品種。該品種在河南省和全國黃淮海夏玉米區連續多年的品種試驗中表現出綜合性狀優良、適應性和穩產性好、生育期適宜等特點。
一、主要性狀表現及特征特性
1.籽粒產量高,穩產性突出。該品種在2012年鄭州夏播鑒定試驗中,畝產639.2公斤,較臨近對照鄭單958增產11.6%。在2013年鄭州和許昌2個地點4500株/畝的產比試驗中,畝產617.3公斤和601.6公斤,較對照鄭單958增產13.1%和12.8%。該組合2014年在河南省浚縣、內黃、孟州、溫縣、衛輝、臨潁、西平、商水等地多點鑒定試驗中,均較對照鄭單958增產,增產幅度為2.3~11.9%。
2014年豫單132參加河南省機收組玉米新品種比較試驗,10個試點全部增產,平均畝產693.89公斤,產量較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6.84%,較機收性狀對照品種橋玉8號增產7.86%。
2015年豫單132參加國家主產區玉米品比試驗,在黃淮海夏玉米區13個試點11增2減,平均畝產751.9公斤,較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8.24%,2016年升級參加國家黃淮海夏玉米組區域試驗。
2.結穗性和結實性好。豫單132果穗筒形,苞葉適中,穗長19~21cm,穗粗5.0~5.2cm,穗行數14~18,千粒重350~380g,出籽率90%左右,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穗軸紅色,硬軸。在連續多年的試驗中,均表現植株空稈率低、果穗基本無禿尖的優良特性。
3、株型半緊湊,抗倒性好。豫單132株高290cm左右,穗位高100cm左右,株型半緊湊。在2015年在國家黃淮組玉米品比試驗中,倒伏率1.6%,倒折率0.6%(對照品種鄭單958的倒伏率1.5%,倒折率1.4%),表現出較強的抗倒性。
4.綜合抗病性強。根據2015年在國家主產區玉米品比試驗中的田間自然發病情況,豫單132小斑病2級、大斑0級、莖腐病2%,表現出優良的綜合抗病性。
二、豫單132的栽培技術要點
在2015年國家黃淮組玉米品比試驗中,豫單132生育期104天,比鄭單958早熟1天,在全國黃淮海夏玉米區均可種植。5月25日-6月10日播種,適宜種植密度4500株/畝左右。生育期間科學管理,籽粒乳腺消失時收獲,以充分發揮該品種的增產潛力。
審定情況:2017年黃淮海生產試驗和區試同時進行。
2、LA505玉米種——稀植能大穗、密植不禿尖
LA505玉米品種已完成河南省全部試驗,連續三年試驗結果位,有望在2017年通過河南省審定,富吉泰種業享有黃淮海經營權。
品種主要特點:
1、抗病性好,高抗銹病、抗青枯病。
2、高抗倒伏,株高260厘米,穗位90厘米,根系發達。
3、米質優,產量高。芯軸紅色,一般夏播畝產量720-750公斤,比對照品種增長11.8%,達到極顯著水平。
4、密度彈性大,稀植能大穗,密植不禿尖。
5、種植密度: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
6、適宜地區:黃淮海夏播玉米生產區。
審定情況:已完成河南全部程序,近期審定。2017-2018年同一生態類型區多省備案。
3、超優958——超優鄭單958、高產穩產人人夸
鄭單958已在我國玉米種子市場上推廣了16年,曾經連續多年成為全國玉米主產區的核心主導品種,該品種的推廣為我國農作物糧食產能提升、耕作模式轉變、農民增產增收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在近幾年隨著黃淮海地區干旱、高溫、連續陰雨等惡劣天氣頻發,倒伏、禿尖、結實不良、青枯銹病等危害對玉米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對種植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公司結合當前玉米生產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強化與國內科研院所及國外高新技術種子公司的合作,經過連續5年10個生長季的親本改良,對鄭單958這一現象級品種進行了全面升級改良,在2017年公司將強勢推出抗逆、廣適、高產、抗倒玉米新品種超優958。
該品種株型緊湊,株高253厘米左右,穗位高110厘米左右,主要農藝性狀與鄭單958相當。果穗筒形,有雙穗現象,穗軸白色,果穗長21.8厘米,穗行數14-16行。結實性好,禿尖輕。夏播生育期與鄭單958相當。高抗大斑病、小斑病和黑粉病,高抗矮花葉病,莖腐病,抗倒伏,耐旱,耐高溫。
推廣價值:
1、農藝性狀優良
株高、穗位高適中,株型緊湊,通風透光性好,穗位整齊,果穗均勻,苞葉緊湊;根系發達入土深,活桿成熟;雄穗分支數多,花分量大;生育期適中,成熟后期脫水優于鄭單958。
2、綜合抗性突出
該品種苗勢強,苗齊苗壯,苗期耐水澇能力強。耐干旱、耐高溫,花絲活力強,花粉量大結實性好;對黃淮海地區9月中下旬連續陰雨天氣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抗青枯病、南方銹病優于鄭單958;根系發達,莖桿堅韌,抗倒伏、倒折性好。
3、豐產性好,具有高產潛力
該品種果穗略大于鄭單958,田間表現比鄭單958果穗均勻,籽粒深,結實性好,一般田間管理果穗均勻不禿尖,出籽率及品質高于鄭單958。經過多年多點試驗,超優958比目前大面積推廣的鄭單958增產5%以上。
審定區域:黃淮海夏播玉米區、東華北、西北春播區
審定編號:國審玉20000009、蒙認玉2002003、京審玉2008005、遼審玉(2005)219號、魯種審字第0319號、新審玉2003年005號、津準引玉2005003號、鄂審玉2014002
品種優勢:高產、穩產、廣適、抗逆
4、魯單9032——玉米品種你種啥、魯單9032人人夸
特征特性:
株型半緊湊,全株葉片數20片,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紅色,花藥黃色。區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101天,株高262厘米,穗位109厘米,倒伏率1.0%、倒折率1.8%。果穗筒形,穗長18.4厘米,穗粗4.7厘米,禿頂0.7厘米,穗行數平均13.3行,穗粒數468粒,紅軸,黃粒、半馬齒型,出籽率84.6%,千粒重345.5克,容重724.0克/升。
2005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高抗小斑病和大斑病,抗彎孢菌葉斑病,高感莖腐病,抗瘤黑粉病,中抗矮花葉病。
2005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9.3%,粗脂肪4.5%,賴氨酸0.20%,粗淀粉71.14%。
產量表現:
在2005-2006年全省夏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中,兩年平均畝產687.3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0%,18處試點14點增產4點減產。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74.4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6%。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密度為每畝3500-4000株,管理上注意合理施用肥水,防倒折,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適宜推廣區域:河南、陜西、山東夏播玉米區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8002號豫引玉2010004號陜引玉2011007
5、鄭單1102——鄭單1102產量高、人人種了都說好
該品種于2016年通過安徽省審定(皖玉2016002),農藝性狀優良,具有高產、抗倒、抗逆性強、耐高溫干旱等突出特點。河南富吉泰種業有限公司為該品種在安徽區域的經營單位。
該品種是河南省首席玉米育種專家胡學安研究員退休前選育的一個玉米品種,其在玉米雜交種選育方面做出了杰出貢獻,主持選育了豫玉25、豫玉32、鄭單136、鄭單1002、鄭黃糯1號、鄭黃糯2號等數十個國審、省審玉米品種。
鄭單1102是鄭單958的后續升級版本,不但繼承了鄭單958的優良基因,而且在鄭單958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度創新和改良,
(1)根系更發達,耐旱能力,吸水吸肥能力更強;
(2)莖干質量更好,更硬,強度更大,抗倒性更好;
(3)葉片功能進行了改良,苗期葉片壯,光合能力更強,對產量的貢獻更大;
(4)雌雄穗協調,耐高溫抗干旱能力更強,花粉量更大,授粉更好,結實性更好;
(5)果穗更粗更長,產量潛力更大。
目前隨著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出臺新的玉米品種區域性引種審定通知,2017年公司安排該品種參加黃淮海夏播區引種示范試驗,快2018年通過黃淮海夏播區審定。公司對該品種的定位不僅僅是在安徽區域,今后也將成為黃淮海夏播區公司主要推廣的白軸玉米新品種。
特征特性:
葉尖橢圓型,幼苗葉鞘紫紅色,株型較緊湊,總葉片數19片,雄穗分支14個,花藥淺紫紅色,花絲紅色,果穗筒型,籽粒黃色半硬粒型,軸白色。平均株高256.4厘米、穗位103.3厘米、穗長17.5厘米、穗粗4.9厘米、禿頂0.3厘米、穗行數15.7行、行粒數23.2粒、出籽率88.2%、千粒重362克。抗高溫熱害1級(相對空稈率平均-0.6%)。全生育期101天左右,與對照品種相當。
抗性表現:
經安徽農業大學植保學院接種鑒定,2012年中抗小斑病(病級3級),抗南方銹病(病級3級),中抗紋枯病(病指38),中抗莖腐病(發病率20%);2013年中抗小斑病(病級2級),抗南方銹病(病級3級),中抗紋枯病(病指44),高抗莖腐病(發病率5%)。
品質表現
2014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檢驗,粗蛋白(干基)8.48%,粗脂肪(干基)3.77%,粗淀粉(干基)75.94%。
產量表現:
安徽省區域試驗結果: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13年區域試驗畝產506.3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7.(極顯著);2014年區域試驗畝產601.6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5.12%(極顯著)。2015年生產試驗畝產538.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5.23%。
審定編號:皖玉2016002
品種優勢:稀植大穗、白軸、結實性好、抗病、抗倒
6、禾博士126——禾博士126真不賴、耐高溫抗病害
2016年通過安徽省全省審定(皖玉2016026),該品種密度彈性大3700-4500株/畝均適宜,具有軸細、粒深、高產、品質優等特點。河南富吉泰種業有限公司擁有該品種在安徽全省區域品種經營權。
禾博士126是富吉泰種業在安徽區域的主打紅軸、高產、大穗品種。2013年公司現任高管在安徽某單位試驗地考察安徽省玉米預備試驗,在50多個品種中偶然發現該品種表現極為突出,農藝性狀優良、果穗大、筒型穗、紅軸,隨即對該品種做了詳細調查與記載,并且經過連續兩年在審定試驗上的跟蹤考察,推斷該品種在安徽區域擁有巨大的推廣價值。在富吉泰種業組建初期,對于安徽區域的品種布局,公司管理層經過多輪分析討論,終決定引進禾博士126,將其作為公司開拓安徽市場的戰略性主推品種。
特征特性:
幼苗葉鞘淺紫色,葉色深綠,株型半緊湊,總葉片數19片。雄穗分支中等,花藥黃,花絲淺紫色,果穗筒型,穗軸紅色,籽粒硬粒型、黃色。平均株高255厘米、穗位91.5厘米、穗長17.2厘米、穗粗5.0厘米、穗行數17.8行、行粒數32.6粒、出籽率88.8%、千粒重316.2克。抗高溫熱害2級。全生育期101天左右,與對照品種相當。
抗性表現:
經安徽省主要農作物品種抗病性研究與鑒定中心(安徽農業大學植保學院)接種抗性鑒定,2013年中抗小斑病(病級5級),中抗南方銹病(病級5級),抗莖腐病(發病率10%);2014年抗小斑病(病級3級),中抗南方銹病(病級5級),中抗紋枯病(病指49),抗莖腐病(發病率10%)。
品質表現:
2015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檢驗,粗蛋白(干基)78.1%,粗脂肪(干基)3.60%,粗淀粉(干基)76.79%。
推廣價值:
1、大穗型品種,果穗筒型,紅軸,田間表現穗大、粒深、軸細,產量優勢明顯,機械脫粒不爛軸,賣相好,種植戶接受度高。
2、株型半緊湊,株高穗位高適宜,抗倒性突出,抗病性適中,無嚴重缺陷,推廣風險低。
3、密度彈性大,在3700-4500株/畝均適宜,低密度下穗大、粒長,高密度下果穗不禿尖、均勻一致。可滿足不同地區不同種植習慣的要求,調整適宜種植密度,獲得品種表現,增加農民收益。
4、該品種為安徽全省審定,推廣范圍廣。
審定編號:皖玉2016026
品種優勢:耐密植、品質優、抗倒伏、紅軸
7、博品1號玉米種——紅軸品種那家牛、博品1號數
該品種2015年通過內蒙省審定(蒙審玉2015012號),2016年進入國家黃淮海夏播玉米區第二年試驗,有望2017年底通過國家黃淮海夏播玉米區審定。屆時河南富吉泰種業將擁有該品種在黃淮海夏播區域經營權。
特征特性
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株型緊湊,株高294.9厘米,穗位高119.1厘米,成株葉片數20-21片。莖基綠色,花藥紫色。花絲紫色,果穗長筒型,穗長19.6厘米,穗行數15.8行,穗粗5.0厘米,軸粗2.7厘米,行粒數39.3粒,穗軸紫色。出籽率84.9%。籽粒橙黃色、馬齒型,千粒重365.8克,籽粒容重737克/升,含粗蛋白8.82%,粗脂肪3.50%,粗淀粉75.4%,賴氨酸0.29%。生育期較對照品種先玉335相當。
抗病性
經人工接種鑒定,高抗絲黑穗病和莖腐病,抗矮花葉病和穗腐病,感大斑病、瘤黑粉病和紅葉病。
產量表現
2012年參加內蒙中晚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932.4kg,比對照豐田6增產6.2%。2013年參加內蒙中晚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861.7kg,比對照豐田6增產9.0%。2014年參加內蒙中晚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42.8kg,比對照豐田6增產6.7%。2015年引種試驗中,平均畝產1053.51公斤,比對照先玉335增產6.98%。
栽培要點
春播區4月中上旬播種,種植密度每畝4500-5000株/畝。畝施基肥30公斤,拔節期畝施尿素15-20公斤,大喇叭口期結合灌水畝施尿素20-25公斤。并注意防治大斑病、瘤黑粉病和紅葉病。
適宜范圍:內蒙古春播玉米區及黃淮海夏播玉米區
審定編號:蒙審玉2015012號
品種優勢:抗倒性抗逆性好、高產潛力巨大
8、鄭單22玉米種——鄭單22結實好、豐收真可靠
特征特性:
幼苗葉鞘淡紫色,葉尖圓形,苗期長勢較強;葉片色淺,葉片較上沖,株型半緊湊,全株19-21片葉,株高253厘米,穗位高108厘米;雄穗發達,外穎綠色,花藥黃色,花絲綠色;果穗與莖稈夾角較小,穗柄較長,果穗長18.6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16行,行粒36粒,籽粒黃色,紅軸,半硬粒型,千粒重305g,出籽率86.9%,容重771g/L,結實性好,品質優。夏播生育期104天。
產量表現:
2002年參加河南省玉米雜交種區域試驗(每畝3500株),平均畝產601.3公斤,比對照豫玉18增產9.3%,達極顯著差異,居15個參試品種第6位;2003年續試,平均畝產490.3公斤,比對照豫玉18增產7.1%,差異不顯著,居17個參試品種第7位。兩年16點次試驗平均畝產552.7公斤,比對照豫玉18增產8.4%。2003年參加河南省玉米品種生產試驗(每畝3500株),平均畝產458.3公斤,比對照豫玉18增產15.2%,居8個參試品種第4位。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河南省夏玉米區中等以上肥力地種植及山西南部復播玉米區種植。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4007、晉引玉2008012、渝引玉2007012
品種優勢:紅軸、大穗、高產、穩產。
黃淮海哪些玉米品種產量高,新黃淮海主推玉米品種相關信息就詳細介紹到這里。另外,黃淮海玉米生產管理水平較高的地塊,種植密度已達每畝4500株以上;抗逆性強,抗玉米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莖腐病、瘤黑粉病、矮花葉病、銹病、大斑病、灰斑病、褐斑病等多種病害,抗螟蟲(玉米螟、高粱條螟等)、蚜蟲等,并有一定的耐旱和耐高溫能力。以中早熟和中熟品種為主。從播種到成熟一般在90~10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