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黃瓜一般應該是上下比較均勻的圓棒形,但是在實際的黃瓜種植中會出現畸形的現象。畸形黃瓜不僅影響產量,而且黃瓜的品質也會有所降低。黃瓜出現畸形瓜的原因是什么呢?又該如何防治畸形黃瓜的出現。下面將會講到黃瓜畸形瓜的形成原因及預防措施。
一、畸形瓜癥狀
1、彎曲瓜:瓜條發育過程中長不直,向一側彎曲,成丁字形、O字形或半個O字形等,降低單瓜重量,影響品質。
2、尖嘴瓜:近肩部瓜把子粗大,前端細,似胡蘿狀。
3、蜂腰瓜:瓜條上下兩部分發育正常,但中間部分發育慢,形成兩頭粗中間細,瓜型與細腰蜂體形相似,瓜心空洞,瓜條變脆。
4、大肚瓜:瓜把部位很細,而下邊過度膨大形成比例不協調的瓜。
6、瓜佬:瓜佬表現在瓜秧上結出的黃瓜很短粗,顏色淡黃,形似瓜蛋,俗稱瓜佬。
二、畸形黃瓜的病因
畸形瓜包括大肚瓜、細腰瓜、尖嘴瓜等,它們的出現主要原因是養分供應不均勻或缺硼。營養不良,溫度不正常,水份供給不足,受粉不良等使植株同化物質的積累供應不均勻。開花坐瓜前缺少硼素供應,雌花子房發育不充分,從幼瓜開始就出現細腰。黃瓜大肚尖嘴的主要原因是雌花授粉不充分或授粉時間過遲,得到授粉的先端先膨大,果實膨大前期營養供應不足或遇干旱,就會形成大肚子尖嘴瓜;受病害影響,灰霉病易出現尖嘴瓜,黑星病易出現畸形瓜。此外,在磷、鉀肥施得較多和坐瓜期遇到干旱的情況下,易出現短粗瓜條,而且瓜條欠健嫩,無光澤。
三、如何防治黃瓜畸形
根據栽培季節的不同選擇相應品種。土壤以選用富含腐殖質和通滲性強的砂壤土為宜,pH值在6.5~7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采用嫁接法育苗,苗期溫度保持出苗前白天25~280C,夜間18℃左右;出苗后,白天25℃左右,夜間15℃左右。每天保持8小時日照時數,土壤濕度在80%左右,利于雌花分化與發育。防止溫室生產中畸形黃瓜的產生,可采取以下措施,開花授粉時期的良好環境條件可減少彎曲瓜。
1、控制好溫度,棚內溫度夜間要保持在10~12℃,白天20~28℃,土壤濕潤,空氣濕度在75%左右。
2、及時調整瓜條的生長方位,避免生長受阻,使黃瓜正常生長。
3、實行變溫管理,午前溫度保持在30℃左右,午后降至15~23℃,抑制消耗。前半夜為12~15℃,以促進光合作用動轉、貯存,后半夜保持11℃左右,抑制呼吸消耗。白天氣溫高于35℃,應及時通風,控制在28℃左右。
黃瓜出現畸形瓜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了吧!為了預防黃瓜出現畸形瓜的現象,種植黃瓜的時候還要注意合理施肥、合理澆水和加強病蟲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