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在九月份中國農村技術協會棉花種植專業委員會的有關專家到棉田調研,看到有的棉花前期長得不錯,結了不少有效桃,但有些出現早衰現象,中下部葉片泛黃或者變紅,上部果枝無花、無蕾,未結多少秋桃。有農戶認為是黃萎病。其實,這不是什么侵染性病害,而是生理性凋枯病。
什么是棉花凋枯病?
棉花凋枯病幾乎每年都有發生,發病棉田少則減產10%左右,多的減產30%~40%。凋枯病不同于紅葉莖枯病,雖然兩者都跟鉀素缺失有關,但紅葉莖枯病一般是長期干旱后突遭大雨,一部分潛在性缺鉀的棉田植株葉片在短期內全部轉紅萎蔫,莖稈變紅并逐漸枯萎,僅剩少數成桃,受災較重。凋枯病只要發現早,補救措施得當,一般損失不大。而黃萎病的主要特征是主莖維管束發生質變。
棉花凋枯病發生的原因
棉花凋枯病大部分是由棉花缺鉀引起的,棉花缺鉀癥狀表現:棉花3葉期至蕾期,缺鉀的葉片葉肉上會出現淡黃色的斑塊,由小逐漸擴大,土壤含鉀量越低的棉田癥狀越為明顯。進入結鈴期后,下部葉片上開始呈現紅褐色斑點,然后擴大為斑塊,葉緣黃褐色略有翻卷,后期葉肉上可能出現圓孔,甚至穿孔,成鈴小,鈴重減輕,嚴重的9月中下旬后葉片相繼垮稈。
棉花凋枯病怎么預防,棉花凋枯病預防措施之施好鉀肥
施好鉀肥:鉀肥是棉花一生中不可替代的大量元素之一,棉花對氮、磷、鉀的需求比例為1∶0.3∶1,而近年來棉農普遍選種的轉基因抗蟲棉特別是雜交抗蟲棉,對鉀素比較敏感,需求量也更高。施用好鉀肥,有利于提高植株的光合效率,加速體內糖分的輸送,更好地合成纖維素,增加鈴重,促使吐絮暢快,并能增強抗倒伏、防御凋枯病和枯萎病能力,終顯著提高棉花產量
另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不能簡單地用復合肥料代替鉀肥,復合肥中雖含有一定量的鉀元素,但非常有限,應以氧化鉀含量為準,每畝氧化鉀的用量不能低于18公斤,比如,正宗的氯化鉀中氧化鉀的含量為60%,每畝施用量應為30公斤,復合肥中的鉀含量不足的,還應補足鉀肥;且鉀肥應分期施,提倡基肥施用60%~70%,蕾期再施30%~40%,鉀肥在土壤中易流動,應深施深埋;后期噴施1%的硫酸鉀或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
棉花凋枯病怎么預防,棉花凋枯病預防措施大家了解了嗎,希望小編的分享能為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