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去年冬儲,往年多在10月份就早早開始了冬儲,但是去年都已經11月底了,經銷商不著急備肥料,這場冬儲有點被擱置了。再看今年冬儲,早在9月初,國家發改委就發出招標文件,部分廠家在低迷市場狀況下,逐步轉目觀望冬儲,但是只有聲音沒有行動。為何冬儲了,肥料冬儲就熱不起來呢?我們首要反思就是產能過剩,市場差異化,假冒產品多,等等。
面對產能過剩,化肥市場形勢嚴峻。以尿素為例,今年尿素價格波動不斷,低價游走,成交不順暢,同時出口量雖大,但是今年尿素價格低廉,利潤微薄。行情波動大,經銷商利潤懸空,幾乎沒有人敢大批量進貨。
假設如何才能讓冬儲熱起來?國內傳統營銷模式是分銷模式,風險主要在于賒銷、價格波動太大、假冒偽劣產品的沖擊等方面,現在實行直營模式,好處是禁止賒銷、資金回轉快,有利于品牌的推廣,網絡執行力強。
化肥的出路還是常提的幾個字就是產品突出差異化,化肥、種子、農藥一起上,品質實行高端化;廠商合作,競爭共贏。“江西開門子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強說,為有力占據市場,化肥企業應該生產廠址本地化,把化肥業務直接做到鄉鎮去,做到農民身邊去,帶動企業發展。
對于假冒偽劣農資商品對農資市場的沖擊、對三農利益的損害,許多企業和經銷商都深惡痛絕。期待破解今冬明春農資市場不良風氣”利器“上陣,已成廠家、經銷商和農民的迫切愿望。
多做工作,多檢查,降低假冒產品的危害,讓經銷商放心淡儲,產品放心,只待價格到了一定程度,淡儲自然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