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設施蔬菜連作障礙日趨嚴重,已成為限制設施蔬菜穩產增收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溫室蔬菜換茬之季,即7、8、9月份高溫季節,采用高溫悶棚技術,即能熟化土壤,增加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又可滅除由于連作而引發的致病病菌及地下害蟲,且易于操作,效果顯著。有些菜農為了省工省時往往不重視高溫悶棚,往往給蔬菜生產帶來不利的影響,應科學對待。
高溫悶棚的具體方法如下:
一、在上茬作物拉秧后,及時病殘體,鏟除田間雜草,帶出棚外深埋,保持棚架完好,棚膜完整,無破損。
二、施
有機肥,如雞糞、豬、牛欄等,或利用植物秸稈如玉米稈、稻草(均成3-5cm小段),加施石灰氮。有機肥用量667m2一般施3000-5000kg;石灰氮用量667m260?100kg。均勻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后進行深翻25-30cm。
三、大棚四周作壩,灌水,水面高出地面3-5cm,有條件的覆蓋舊薄膜,要關好大棚風口,蓋好大棚膜,防止雨水進入,嚴格保持大棚的密閉性,使地表10厘米溫度達到70度以上,20厘米地溫達到45度以上,有效提高棚內溫度達到殺蟲效果。
四、悶棚時間不得少于20天,悶棚結束后要進行耕翻,晾曬10-15天,即可定植下茬作物,一年一次或隔年一次進行高溫悶棚。
五、在高溫悶棚后必須增施生物菌肥。如果不增施生物菌肥,那么蔬菜定植后,若遇病菌侵襲,則無有益菌緩沖或控制病害發展,蔬菜很可能會大面積發生病害,特別是根部病害。生物菌肥在蔬菜定植前按每畝80~120公斤的用量均勻地施入定植穴中,以保護根際環境,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
高溫悶棚后的效果
一、顯著減少因重茬土傳引發的枯萎病、根腐病、黃萎病、疫霉病、灰霉病、莖基腐病以及、病毒等10余種病害。
二、明顯減輕根結線蟲病的侵害。連作障礙較重的大棚,經嚴格處理后能夠恢復到新建棚時的蔬菜產量和品質水平。
三、高溫悶棚,快速漚腐有機肥,豐富了蔬菜所需的土壤中的營養成分,降解原肥料和土壤中的有毒、有害成分,特別是殘留土壤中的農藥殘毒,為實現無公害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合理使用石灰氮,能顯著降低農產品中硝酸鹽含量,減輕土壤酸化,調節土壤PH值。
...[查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