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商務部會同科技部修訂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技術條目由164項壓縮至134項,共刪除34項技術條目,新增4項,修改37項。
目錄于2008年、2020年兩次調整,此次修訂是適應技術發展形勢變化、根據技術貿易管理工作需要,依法對目錄進行的例行調整。
此次《目錄》修訂內容主要包括:
一是刪除綠色植物生產調節劑制造技術等6項禁止出口的技術條目,以及醫用診斷器械及設備制造技術、目標特征提取及識別技術等28項限制出口的技術條目。
二是新增1項禁止類技術條目,即用于人的細胞克隆和基因編輯技術。新增農作物雜交優勢利用技術、散料裝卸輸送技術、激光雷達系統等3項限制出口的技術條目,經營主體可依法按照許可程序進行出口申請。
三是對37項技術條目的控制要點和技術參數進行調整,涉及中藥材資源及生產等6項禁止出口的技術條目,以及經濟作物栽培繁育技術、有色金屬冶金技術、大型高速風洞設計建設技術等31項限制出口的技術條目。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技術出口是指從中國境內向境外,通過貿易、投資或者經濟技術合作的方式轉移技術的行為。屬于目錄禁止出口的技術,不得出口。屬于限制出口的技術,實行許可證管理;未經許可,不得出口。屬于自由出口的技術,實行合同登記管理。
《目錄》中涉及農藥行業的主要是限制類生物農藥生產技術
控制要點包括滅蝗微孢子蟲制劑生產工藝,多角體病毒毒種及制劑生產工藝,井崗霉素菌種及生產技術,華光霉素菌種及生產技術,瀏陽霉素菌種及生產技術,金核霉素菌種及生產技術,寧南霉素菌種及生產技術,阿維菌素菌種及生產技術,Bt菌株及生產技術,枯草芽孢桿菌菌株及生產技術,春雷霉素菌株及生產技術,嘧啶核苷類K菌素(農抗120)菌株及生產技術,白僵菌、綠僵菌菌種及生產技術,多殺霉素菌種及生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