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藥使用過程中,常常由于各種因素導致藥害的發生。要想降低藥害的發生,農戶們必須做好農藥的選擇和施用工作。夏季由于高溫多雨,成為了病蟲害的高發季節,農藥的施用也大幅增加,出現農藥藥害的問題更加頻繁。那么,夏季如何選擇與使用農藥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夏季農藥選擇與施用要點吧。
夏季農藥選擇與施用要點
1、選擇中、低毒農藥按標簽推薦用量施用
夏季盡量限制或禁用高毒農藥。凡能夠用中、低毒農藥防治的病蟲害,就一律不用高毒農藥。施用中、低毒農藥也不可多噴。當前,許多農民朋友,對農藥性不了解,以為中、低毒農藥殘留低,就可多噴,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盲目性。
農民朋友噴施農藥時,應按照標簽上推薦的用量,在間隔期前施用。同時,不要隨便混配農藥,以免增加毒性。還要控制農藥劑量和藥液濃度,尤其是在配制高毒農藥時,一定要加足水量,不可使用高濃度。
2、選性農藥
性類農藥一般具有很強的觸殺、毒殺作用,擊倒力強,噴施后很快發揮其對病蟲害的防治作用,從而避免或減少雨水對藥劑的淋失。
例如抗蚜威施用后不到5分鐘即可殺滅作物上的蚜蟲。常用的農藥有抗蚜威、速滅威、混滅威、滅多威、廣克威、新滅威、棉鈴寶、滅鈴靈、新光1號以及菊酯類農藥等。這些農藥由于具有很強的觸殺作用,因此,大多施用1~2h后,便可殺死害蟲。
3、選擇適宜天氣、避開中午高溫
施用農藥前看看天氣預報。刮風超過3級噴藥會使農藥飄散,不僅影響藥效而且容易產生藥害,尤其以毒性高、揮發性大、堿性強的農藥表現為明顯;雨天施藥,藥液被雨水沖刷降低了藥效,污染環境;高溫下施藥,易發生藥害和中毒。因此,應選擇合適的天氣與時間施藥。
施藥時間是:上午9時-11時(過早農作物表面有露水),下午4時-6時。施藥天氣是:天氣晴好、空氣濕度小,微風。
4、按害蟲活動規律選擇施藥時間
根據害蟲的生活周期和活動規律巧選施藥時間。例如對一些夜間活動的害蟲,必須要在傍晚施藥,因為選在傍晚施藥,使藥劑很快被植物吸收,害蟲出來2~3h內取食,中毒致死。要在幼蟲期施藥,因為不管哪種害蟲,在幼蟲期抗藥性均弱,用低濃度藥液就能把害蟲殺死。
5、配制與噴灑農藥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嚴格遵守施農藥的操作規程。配制農藥,禁止使用瓶蓋倒藥,禁止用飲水桶配藥,禁止用盛藥水的桶直接下井、下河、下池取水,禁止用手攪拌藥液。配藥時要穿戴防護用品,如口罩、乳膠手套、塑料薄膜圍裙等。人一定要站在上風一側,防止將毒物吸入體內。
6、出現中毒癥狀科學救治
夏季噴施農藥人員,要隨時注意身體變化。一旦有頭暈、惡心、呼吸急促、出汗流涎等輕微狀況,就要立即停止噴藥,離開田間,到空氣清新的環境中去,脫去受污染的衣服,并用清水洗凈皮膚,但不要用熱水洗,因為熱水會使皮膚加快對的吸收。
夏季農藥選擇與施用要點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小編提醒大家任何農藥都是有毒性的,大家在使用農藥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自我保護,避免農藥中毒。